[发明专利]一种角反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8047.2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密;张珠;郑然;粘永健;龚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122 | 分类号: | G02B5/122;G02B7/182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骨架 角反射器 主骨架 铰接座 捆绑结构 柔性反射 环形阵列分布 电磁波反射 驱动结构 自动展开 携带 可收缩 可折叠 体积小 重量轻 折叠 铰接 解开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反射器,属于电磁波反射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角反射器不能折叠,存在体积大、不利于携带的问题。本角反射器,包括主骨架、若干沿主骨架环形阵列分布的副骨架、设于主骨架与副骨架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一和设于两相邻副骨架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二,主骨架的一端设有铰接座,若干副骨架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副骨架的外部设有捆绑结构,副骨架与铰接座之间设有当捆绑结构解开后用于使副骨架自动展开的驱动结构。本发明可收缩、可折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利于携带、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反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角反射器。
背景技术
基于可见光、红外光的遥感成像系统在某些地域和恶劣天气下信号衰减严重,无法感知伤员信息。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Radar)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和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能力,然而因人体的散射截面积RCS(Radar Cross Section)可能远小于环境的RCS,导致系统无法发现伤员信息。雷达角反射器(Corner Reflector)是通过金属板材组成的三维刚性后向反射器,可反射雷达的无线电磁电波,可广泛应用于遇险救生以及雷达定标和针对敌方雷达探测的无源干扰对抗等领域。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四象限组合角反射器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7728286A],包括角反射器和支座,角反射器设于支座上,角反射器包括底板、长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长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相互正交垂直从而形成四象限组合角反射器装置。该四象限组合角反射器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刚性结构的底板、长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重量大,不能折叠和收缩,导致其体积大,不利于随行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利于随行携带的角反射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角反射器,包括主骨架、若干沿主骨架环形阵列分布的副骨架、设于主骨架与副骨架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一和设于两相邻副骨架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架的一端设有铰接座,若干所述副骨架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副骨架的外部设有捆绑结构,所述的副骨架与铰接座之间设有当捆绑结构解开后用于使副骨架自动展开的驱动结构。
本角反射器中,柔性反射布一呈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与主骨架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副骨架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和铰接座固定连接;柔性反射布二呈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与两相邻的副骨架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和铰接座固定连接。柔性反射布一与柔性反射布二的表面涂覆有具有良好电磁波反射性能的金属涂层。在角反射器未打开时,各副骨架绕铰接点摆动至与主骨架相贴靠的状态,此时副骨架与主骨架大致平行,通过捆绑结构将各副骨架和主骨架绑在一起。当需要打开时,解开捆绑结构,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使各副骨架摆动至展开状态。当角反射器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副骨架与主骨架垂直,此时柔性反射布一被张紧,柔性反射布二被张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张紧状态的柔性反射布一对各副骨架具有限位作用,可保证副骨架与主骨架垂直。为了降低自身重量,主骨架和副骨架可采用质量较轻的材料制成,例如选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铰接座上具有若干与副骨架数量相等且沿主骨架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的卡槽与副骨架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卡槽的一端具有限位挡板,所述的副骨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与之对应的卡槽内,当角反射器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副骨架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抵靠在限位挡板上。
卡槽的宽度略大于副骨架的外径,对副骨架的转动起导向限位作用,同时设置有限位挡板,可对处于展开状态的副骨架进行限位,防止副骨架相对于主骨架的摆角过大,同时也能防止柔性反射布一被拉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柔性反射布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套设在铰接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作用在限位挡板上,其另一端作用在副骨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置贴合型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性金属纳米薄膜光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