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低温耐溶剂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8260.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阳;李涛;董良;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32;C08G18/4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低温 耐溶剂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二异氰酸酯 制备 聚氨酯弹性体 应用技术领域 胺类扩链剂 聚酯多元醇 耐溶剂性 固化剂 聚氨酯 预聚物 脱水 | ||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耐溶剂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耐低温耐溶剂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由A组分和B组分制成,其中,A组分为预聚物,‑NCO的含量为2~5%,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二异氰酸酯TDI‑80 0~25%、二异氰酸酯TDI‑100 0~25%、二异氰酸酯MDI‑50 0~20%和聚酯多元醇75~90%,在75~90℃反应制得;B组分为固化剂组分,由醇或胺类扩链剂脱水而得。本发明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不仅具有较高的耐溶剂性,而且体系耐低温效果明显,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耐溶剂聚氨酯弹性体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耐溶剂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体其弹性模量处于橡胶和塑料之间,且兼具两者的优异性能,因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耗、挠曲性能好、耐油脂及化学品等出众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合成聚氨酯的多元醇的原材料品种繁多,配方多样,按基础原材料成分分类,可以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聚烯烃型,各种类型聚氨酯弹性体适应环境不同。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印刷印染行业用的聚氨酯产品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如醇、酯、酮等,因此,提高聚氨酯的耐溶剂性可以拓宽其应用领域。
通常丁二酸系列聚酯型耐溶剂聚氨酯和苯酐系列聚酯型的耐溶剂聚氨酯耐溶剂效果十分优良,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低温性能差,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低温耐溶剂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较高的耐溶剂性,并且体系耐低温效果明显;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本发明所述的耐低温耐溶剂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由A组分和B组分制成,其中,
A组分为预聚物,-NCO的含量为2~5%,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二异氰酸酯TDI-80 0~25%、二异氰酸酯TDI-100 0~25%、二异氰酸酯MDI-50 0~20%和聚酯多元醇75~90%,在75℃~90℃反应制得;
B组分为固化剂组分,由醇或胺类扩链剂脱水而得;
A组分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以下a、b、c三种聚酯多元醇的一种或几种,
a、数均分子量为1500~3000,官能度为2,含有乙二醇和1,2-丙二醇的聚己二酸聚酯多元醇,1,2-丙二醇占乙二醇和1,2-丙二醇总量的摩尔百分比为50~80%;
b、数均分子量为1500~3000,官能度为2,含有1,4-丁二醇和三羟基甲基丙烷的聚己二酸聚酯多元醇,三羟基甲基丙烷占1,4-丁二醇和三羟基甲基丙烷总量的摩尔百分比为5~10%;
c、数均分子量为1500~3000,官能度为2,含有乙二醇和甲基丙二醇的聚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甲基丙二醇占乙二醇和甲基丙二醇总量的摩尔百分比为10~20%。
优选地,A组分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PE-2815、PE-2318TN、PE-2315或PE-2320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PE-2318TN为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
聚酯多元醇中链段越规整其结晶性越好,从而影响聚氨酯低温性能。通过在聚酯多元醇中加入三官能度TMP或者在聚酯多元醇引入PG、MPO等含有侧基的小分子醇破坏聚酯多元醇的结晶性,提高聚氨酯的耐低温性能。
B组分中,所述的扩链剂为1,4-丁二醇、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或三羟基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B组分中,水分含量≤0.03%。此处,水分含量是指醇类扩链剂脱水后的水分含量。
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A:B=100: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