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烟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8857.8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雷宝灵;李郑发;李永海;徐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油 致密陶瓷层 雾化组件 电子烟雾化器 多孔陶瓷层 第一表面 层叠方向 第二表面 发热元件 储油腔 发热元件电阻 工作稳定性 结合稳定性 传导效率 加热雾化 依次层叠 接合 平整性 吸油面 导电 相背 制备 传导 浸润 断裂 存储 浮动 配置 | ||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以及用于从储油腔吸取烟油并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孔陶瓷层和致密陶瓷层;所述致密陶瓷层与多孔陶瓷层相背的表面设置有发热元件;
所述多孔陶瓷层具有与致密陶瓷层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致密陶瓷层接合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第二表面被配置为与烟油接触的吸油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层内的微孔大致为沿第二表面朝第一表面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陶瓷层的厚度为0.05~0.1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层的微孔孔隙率为40%~70%;和/或,所述多孔陶瓷层的微孔孔径为10~80μ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陶瓷层的材质包括碳化硅、氮化铝、氧化铝或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陶瓷层未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以形成多个用于释放烟油被雾化所生成的气溶胶的逸出部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以多孔陶瓷打印粉料和致密陶瓷打印粉料通过3D打印,获得包括多孔陶瓷驱体层和致密陶瓷驱体层相互层叠的陶瓷驱体;其中,所述多孔陶瓷打印粉料中含有造孔剂,致密陶瓷打印粉料中不含有造孔剂;
烧结所述陶瓷驱体,获得相互层叠的所述多孔陶瓷层和致密陶瓷层;
在所述致密陶瓷层与多孔陶瓷层相背的表面上,制备所述发热元件,即获得电子烟雾化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3D打印所述多孔陶瓷驱体层的过程中,将打印设备喷墨装置的高度提升方向沿所述第一表面朝第二表面的相同或相反方向进行。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以所述多孔陶瓷打印粉料和致密陶瓷打印粉料通过3D打印,获得包括多孔陶瓷驱体层和致密陶瓷驱体层相互层叠的陶瓷驱体步骤包括:
获取衬底;
将所述致密陶瓷打印粉料于衬底的表面上进行3D打印,生成所述致密陶瓷驱体层;
将所述多孔陶瓷打印粉料于致密陶瓷驱体层表面上进行3D打印,获得所述陶瓷驱体;
烧结所述陶瓷驱体步骤之后、制备所述发热元件步骤之前,还包括:剥离衬底。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粉料包含多孔陶瓷主料和造孔剂;其中,
所述多孔陶瓷主料的粒径为10~50μm。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雾化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陶瓷打印粉料的粒径为0.5~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8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