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气喷射吸收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9257.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忠;张爱青;周保志;伍一根;史齐勇;王博;许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侯峰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气 喷射 吸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气喷射吸收的装置,包括配置槽、液碱储槽、纯水储槽、吸收槽和PLC控制单元,液碱储槽和纯水储槽分别通过管道与配置槽的液碱进入口和纯水进入口连通,吸收槽通过管道与配置槽的出液口连通,PLC控制单元分别与液碱泵、电磁流量计、液碱电磁阀、纯水泵、涡轮流量计、纯水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液碱和纯水的流量;本发明通过PLC控制单元对,能够根据需要的液碱浓度实时定量自动调整液碱和纯水的加入量,能够获得浓度一致的液碱,避免电积钴氯气吸收段稀碱配制出现碱度误差,从而保证电积工艺中氯气的稳定吸收,防止喷射泵堵塞,保证吸收效果及氯气泄漏,避免了环保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积工艺中氯气吸收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气喷射吸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积工艺中,电钴工序中产生氯气,通常采用配制液碱对氯气进行吸收,由于液碱配制的浓度不稳定,液碱浓度过高,容易造成喷射泵堵塞,液碱浓度过低,影响氯气吸收效果差,容易造成氯气泄漏,存在环保事故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氯气喷射吸收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氯气喷射吸收的装置,包括配置槽、液碱储槽、纯水储槽、吸收槽和PLC控制单元,所述配置槽设置有液碱进入口、纯水进入口、出液口,所述液碱储槽和纯水储槽分别通过管道与配置槽的液碱进入口和纯水进入口连通,所述吸收槽通过管道与配置槽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液碱储槽和配置槽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液碱泵、电磁流量计、液碱电磁阀,所述纯水储槽和配置槽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纯水泵、涡轮流量计、纯水电磁阀,所述PLC控制单元分别与液碱泵、电磁流量计、液碱电磁阀、纯水泵、涡轮流量计、纯水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液碱和纯水的流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碱泵的控制电路包括液碱泵主电路和PLC液碱控制电路,所述液碱泵主电路与PLC液碱控制电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碱泵主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断路器QF1、第一接触器KM1、第一热保护器KH1,所述依次串联的第一断路器QF1、第一接触器KM1、第一热保护器KH1的一端连接PLC液碱控制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液碱泵。
上述方案中,所述PLC液碱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断路器QF2、第一转换开关SA1、第一就地停止按钮1SB11、第一远程停止按钮1SB21、第一就地启动按钮2SB11、第一远程启动按钮2SB2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第二热保护器KH2、第一运行指示灯HR1、第二运行指示灯HR2、第一停止指示灯HG1;所述第二断路器QF2的一端连接液碱泵主电路,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就地停止按钮1SB11接入第一转换开关SA1的第一端,第一转换开关SA1的第二端依次经第一远程停止按钮1SB21、第一就地启动按钮2SB11、第二接触器KM2、第二热保护器KH2接入零线,另一路依次经第四接触器KM4、第一停止指示灯HG1接入零线,第一转换开关SA1的第三端与第一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单元的一端接于第一转换开关SA1的第四端,另一端接于第一就地启动按钮2SB11、第二接触器KM2之间,并联的第一远程启动按钮2SB21、第三接触器KM3的一端接于第一远程停止按钮1SB21和第一就地启动按钮2SB11之间,另一端接于第一就地启动按钮2SB11和第二接触器KM2之间,并联的第一运行指示灯HR1、第二运行指示灯HR2的一端接于第一就地启动按钮2SB11和第二接触器KM2之间,另一端接入零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纯水泵的控制电路包括纯水泵主电路和PLC纯水控制电路,所述纯水泵主电路和PLC纯水控制电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纯水泵主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断路器QF3、第五接触器KM5、第三热保护器KH3,所述依次串联的第三断路器QF3、第五接触器KM5、第三热保护器KH3的一端连接PLC纯水控制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纯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9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制冷盘
- 下一篇:一种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压试验管板预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