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0921.6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郎志军;乔海洋;王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斜交框构 桥下 铁路 免抗横移桩 线路 加固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属于路桥施工技术领域。顶进过程中支撑架主要承受线路加固横梁传递的道轨以及火车的重力,有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另外,所有的工装部件都设置在工作面外部,隐蔽工程极少,更有利于质量控制和现场维护调整。由于无需预设抗横移桩及冠梁,支撑架的搭设仅占用极短的施工时间,可以与线路加固其他工作同时进行,有效规避了现浇钢筋砼结构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并减少与铁路施工交叉的影响,线路加固施工周期缩短,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原现浇钢筋砼结构被盘扣式支架及工字钢等周转材料代替,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工艺经济效益、工期效益显著,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桥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新建高速公路与既有铁路路线交叉不可避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顶进施工之前,要对既有铁路进行加固,线路加固通常的做法是采用H型钢纵梁配合横抬纵挑法布置的工字钢横梁以及防护桩、支撑桩、抗移桩组成线路加固系统,以防止铁路轨道发生横向移动。抗移桩位于顶进就位方向,与既有线路平行,紧靠既有线路排成一直线。铁路铁轨采用纵横钢梁横抬纵挑法进行加固,之后将横梁与抗移桩连接,而纵梁用于加固横梁。
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预先打设抗移桩,但是抗移桩的成桩周期和施工成本比较高,而且在顶进施工结束后,抗移桩就失去了作用,从而被遗弃,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设抗移桩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和施工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B、在铁轨前侧设置硬化工作面;
C、在铁轨前侧的地面上搭设盘扣式支撑架及顶部工字钢横撑;
D、向铁轨的轨枕之间穿入横梁,并将横梁的前端部与支撑架连接,后端部与滑车连接;
F、将横梁中部与铁轨连接,并将横梁的后端与牵拉设备的前端连接,将牵拉设备的后端与待顶进的框构涵连接;
G、进行顶进施工,并随框构涵的顶进驱动牵拉设备以保持铁轨的平直,同时观察铁轨横移情况,若铁轨横移超过预定范围,则驱动牵拉设备将铁轨拉回恢复顺直状况,直至完成一个阶段的顶进施工;
H、重复步骤G直至顶进施工完成。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准备;
E、在横梁上设置纵梁并连接牢固;
I、拆除纵梁、牵拉设备、滑车、横梁及支撑架;
步骤A在步骤B之前,步骤E在步骤D和步骤F之间,步骤I在步骤H之后。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支撑架包括:支架体;托架,设置在支架体上且用于承托横梁;和限位架,设置在支架体上且限位架一侧用于与横梁端部抵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步骤D中“向铁轨的轨枕之间穿入横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铁轨的前侧设置一台挖机顶紧限位架,在铁轨的后侧设置另一台挖机顶住横梁的一端将横梁穿入铁轨下部,直至横梁的前端部与限位架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0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