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房屋空置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1485.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4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岩;郭金辉;黄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 | 分类号: | G06Q10/063;G06Q50/26;G06V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夜光 遥感 数据 房屋 空置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房屋空置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DMSP-OLS系列影像进行相互校正、饱和校正和连续性校正,并进行重投影、重采样和裁剪;
步骤2)由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城镇区和农村居民点作为建成区,进行二值化和重采样后得到研究区域的建成区影像;
步骤3)基于建成区影像和DMSP-OLS影像计算房屋空置指数HVI,进而大尺度监测房屋空置现象,并对空置房屋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步骤4)将所得房屋空置指数在地级市进行聚合,得到鬼城指数GCI,用于识别鬼城;
所述步骤3)提出了房屋空置指数,具体方法为:
利用建成区影像和DMSP-OLS影像,计算房屋空置指数HVI,计算公式如下:
HVI=BUA·(1-OLSnor)
式中,BUA是二值的建成区影像,0表示非建成区,1表示建成区,OLSnor是归一化为0到1之间的DMSP-OLS影像;1减去OLSnor表示房屋空置指数与灯光强度成反比,HVI是生成的房屋空置指数,其范围在0到1之间,越大则表示空置现象越严重;
所述步骤4)提出了鬼城指数,具体方法为:
a)首先将建成区影像进行均值滤波,然后将所得房屋空置指数在地级市尺度聚合得到鬼城指数GCI,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为研究单元内像元总数,HVIk为第k个像元的房屋空置指数;鬼城指数表示城市鬼城现象的严重程度;
b)将研究区所有地级城市的鬼城指数从大到小排序,获得研究区鬼城排名。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
a)采用不变区域法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对DMSP-OLS系列影像进行相互校正和饱和校正,校正公式如下:
DNadjusted=C0+C1×DN+C2×DN2
式中,DN表示待校正影像的像元灰度值,DNadjusted为校正后像元灰度值,C0、C1和C2为回归得到的不同参数;
b)夜光影像的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影像的网格必然会随着纬度增大而减小,为避免网格变形造成的影响,将所有影像投影坐标系均转换为Albers等面积割圆锥投影;c)将所有影像均重采样为2千米大尺度分辨率,以适应大尺度房屋空置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14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