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及其布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1561.1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木;刘在科;林冠英;许铭彬;周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浮标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B63B22/04;B63B22/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标 浮标系统 潜标系统 布设 海域 海洋潜标 监测设备 渔船 海洋环境 海洋监测 海床 有效地 锚系 潜标 海面 观测 携带 | ||
1.一种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海洋监测的潜标系统、保护所述潜标系统的浮标系统;所述浮标系统包括至少三套锚浮标,所述锚浮标分别通过浮标锚系固定于海床,所述锚浮标在海面上形成保护海域,所述潜标系统设于所述保护海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标系统包括潜标标体(11)、潜标锚(13)和潜标缆(12),所述潜标标体(11)通过所述潜标锚(13)固定于海床;所述锚浮标包括浮标标体(21)、浮标缆(22)和浮标锚(23);所述潜标锚(13)分别与每一所述浮标锚(23)通过连接缆(3)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标标体(11)装有水下信标、水面信标和监测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标体(21)装有锚灯、AIS网位仪和定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标标体(11)、所述监测设备表面贴有联系信息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缆(3)长度与所述保护海域平均水深的比值范围为0.8至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缆(22)长度与所述保护海域平均水深的比值范围为1.4至1.6。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潜标标体(11)上安装好仪器后,在浮标标体(21)以及仪器表面张贴信息标签;
S2、在浮标标体(21)上安装AIS网位仪,并使用AIS网位仪向4至6海里范围内配备AIS收发系统的船只发送浮标的动静态信息;
S3、在浮标标体(21)上安装定位装置;
S4、布放潜标与浮标,浮标缆(22)长度与保护海域平均水深的比值范围为1.4至1.6,连接缆(3)长度与保护海域平均水深的比值范围为0.8至1.2;
S5、潜标与浮标布放完成后,使用船上AIS系统对AIS网位仪的信息发送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完成布放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步骤分为:
S4.1、将浮标布设于海面上;
S4.2、将浮标锚(23)和潜标锚(13)吊至船舷,并进行固定;
S4.3、浮标锚(23)和潜标锚(13)吊在船舷固定完成后,对潜标锚(13)进行部分下放,在确保连接缆(3)不受到潜标锚(13)与浮标锚(2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情况下,逐渐下放浮标锚(23)至海底;
S4.4、浮标锚(23)布放至海底后,把潜标布放至海面上,随流飘动,并使潜标缆(12)拉成直线;
S4.5、潜标缆(12)拉成直线后,逐渐下放潜标锚(13)至海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渔船破坏的海洋潜标系统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态信息包括:动态信息,包括浮标与接收点船只的当前距离、浮标的当前移动速度、浮标当前移动方向;静态信息,包括浮标名称、浮标尺寸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浮标中心),未经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浮标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15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缆航标船缠挂物的曲柄摇杆切割机
- 下一篇:海洋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