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状腺癌早期检测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2052.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纪智礼;赵东;熊慧;姚广印;李丽;杨龙艳;孙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泰得精准(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 代理人: | 吉海莲;肖辅珍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状腺癌 分子标志物 早期检测 病因发病机制 检测试剂 临床医师 药物靶点 试剂盒 防治 检测 预防 治疗 应用 探索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状腺癌早期检测分子标志物,所述分子标志物为FYB1和CARMIL2;所述分子标志物与甲状腺癌病发生相关;以及提供一种甲状腺癌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通过检测受试者FYB1和CARMIL2的表达,可以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甲状腺癌、或者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患有甲状腺癌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医师给受试者提供预防方案或者治疗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甲状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探索甲状腺癌早期防治的药物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一种甲状腺癌早期检测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控制心率、血压、体温和体重等与代谢相关的激素。甲状腺癌(thytoid carcinoma,TC)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发展而成的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内分泌系统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3%,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多发于青壮年,常见于45-54岁的人群中,45岁以上高发,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1:3。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呈现上升的趋势,2012年,美国约有四万多名女性和一万多名男性确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至恶性肿瘤发病率从的第5位;在中国,甲状腺癌发病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为近20年来中国癌症谱中女性恶性肿瘤上升速度最快的肿瘤。甲状腺癌在各地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已经成为最常见并且发病率快速上升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PCT),滤泡状癌(FTC),髓样癌(MTC)和未分化癌(ATC)。其中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60%~80%。虽然绝大多数甲状腺癌能通过手术和碘治疗获得治疗,但仍有10%~20%病人因低分化和进展性肿瘤而死亡。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愈后更差。放疗和化疗对于甲状腺癌的疗效都较差,甚至无作用。
甲状腺癌的临床体征以结节坚硬不平整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常感颈部压迫症状,甲状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程进展缓慢,患者多无自觉症状,疾病晚期可出现多种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以及耳、颈、肩等处疼痛的表现。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免疫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对甲状腺癌发病机制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对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的工作日渐深入。基因治疗逐渐成为肿瘤生物学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日渐成为一项有前景的治疗选择。研究者希望能够找到协助诊断、治疗、甚至判断预后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寻求新的有效地甲状腺癌治疗靶点和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以及分子标志物在制备甲状腺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状腺癌早期检测分子标志物,所述分子标志物为FYB1和CARMIL2;所述分子标志物与甲状腺癌病发生相关。
优选的,所述FYB1和CARMIL2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分子标志物在制备甲状腺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产品包括: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blot方法、免疫检测、原位杂交检测FYB1和CARMIL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表达水平以诊断甲状腺癌的产品。
优选的,所述产品包括制剂、芯片或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泰得精准(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思泰得精准(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