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来源于无色杆菌属CCM 4824的青霉素G酰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2170.1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慎镛喆;朴哲;尹荣晟;王垠善;李美京;金昇乐;金娜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美科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9/84 | 分类号: | C12N9/84;C12N15/55;C12N1/21;C12P37/00;C12P35/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健;林晓红 |
地址: | 韩国庆尚南道晋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来源于 无色 杆菌 ccm 4824 青霉素 酰化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其特征为,在由SEQ ID NO:1所示的α亚基和SEQ ID NO:2所示的β亚基组成的野生型青霉素G酰化酶蛋白质序列中,包含D74βQ、T176βS、T193βI、E366βV及T485βS的突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其特征为,
所述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由SEQ ID NO:1所示的α亚基及SEQ ID NO:5所示的β亚基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其特征为,所述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追加包含A102αE、Y180βS及F254βY的突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其特征为,
所述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由SEQ ID NO:7所示的α亚基及SEQ ID NO:8所示的β亚基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其特征为,所述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追加包含A65αV、R120βC、Y248βF及F343βY的突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其特征为,
所述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由SEQ ID NO:10所示的α亚基及SEQ ID NO:11所示的β亚基组成。
7.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的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的多核苷酸。
8.一种包含权利要求7的多核苷酸的重组表达载体。
9.一种通过权利要求8的表达载体性质转化的宿主细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性质转化的宿主细胞,其特征为,
所述宿主细胞是选自梭菌属、大肠杆菌属、醋酸菌属、气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丝枝霉属、芽孢杆菌属、头孢菌属、黄杆菌属、克吕沃尔菌属、枝动菌属、精蛋白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和黄单胞菌属中的任意一个属的微生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性质转化的宿主细胞,其特征为,所述大肠杆菌属微生物是被重组表达载体转化的大肠杆菌MC1061/pBC-CEP3-s28,寄存号KCTC 13390BP,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由编码SEQ ID NO:10所示的α亚基和SEQ ID NO:11所示的β亚基的多核苷酸和与其可操作连接以表达所述多核苷酸的调节序列组成。
12.一种制备β-内酰胺抗生素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包括活化的侧链和β-内酰胺核的酶促耦合的β-内酰胺抗生素制备方法中,使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的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β-内酰胺抗生素选自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半合成青霉素为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或匹氨青霉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半合成头孢菌素为头孢氨苄、头孢丙烯、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孟多、头孢唑林、头孢尼西克、头孢噻吩或头孢甘酸。
16.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突变青霉素G酰化酶的用于制备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美科健株式会社,未经艾美科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1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