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2233.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7/08 | 分类号: | F16F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材料 重复使用 载荷 支柱 | ||
1.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包括支柱外筒及支柱,所述支柱部分套设在所述支柱外筒内,其余部分伸出所述支柱外筒,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外筒内设有翻转帽,该翻转帽与套设在所述支柱外筒内的所述支柱的端面接触,
所述翻转帽由薄片、顶接在所述薄片内表面的曲面曲率调节器组成,所述薄片设有数个,组合成向中心收缩并向所述支柱端面伸出的结构;
所述薄片为两层结构,叠加构成翻转曲面;
所述翻转帽的外侧还设有帽体,外侧与所述支柱外筒的内侧匹配连接,内置所述曲面曲率调节器;
所述曲面曲率调节器朝向所述薄片的方向设有数个支撑环;
通过改变翻转帽的位置以及支撑环的高度调节翻转曲面的曲率,进而使吸能支柱适合不同的缓冲载荷输出需求,当复合材料管溃缩后,吸能支柱总长度减小,通过调整翻转帽在外筒内的位置,使吸能支柱恢复原长度,并且翻转帽与复合材料管保持接触,从而实现多次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呈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其特征在于,内侧支撑环的直径小于外侧支撑环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其特征在于,内侧支撑环的高度大于外侧支撑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可以沿支柱外筒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外筒的端部设有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翻复合材料管的重复使用变载荷吸能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端部设有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2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