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2284.6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尼沃流体控制设备(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27/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执行 结构 安全性 电磁阀 集成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安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包括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用以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转换板内形成同时连接第一电磁阀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供气口的进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总进气口;在转换板内形成连接第一电磁阀工作口和第二电磁阀排气口的连接腔;在转换板内还形成连接第二电磁阀工作口的出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出气腔相连通的总出气口。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两个电磁阀的互联采用无管路连接方式,取消了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能够使电磁阀气路连接位置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有效降低了漏气风险,避免了安装过程中配管的繁琐,方便工作人员拆装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安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重要的控制气路中被控制的执行机构必须做到安全无误的开启或关闭,为此采用两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执行机构以避免其中一个电磁阀失效时执行机构无法开启关闭。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电磁阀和一个执行机构一般使用金属管和长套接头连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配管连接繁琐且运行效率低,气管连接点容易出现漏气问题,后期的拆装检修也十分麻烦;而且当需要采用两个电磁阀进行连接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时,因为配管的繁琐及安装空间的局限性,工作人员在安装操作起来繁琐别扭,提高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及其使用方法,它结构设计合理,两个电磁阀的互联采用无管路连接方式,取消了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能够使电磁阀气路连接位置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有效降低了漏气风险,避免了安装过程中配管的繁琐,方便工作人员拆装检修;其结构紧凑,和电磁阀连接后占用空间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以便安装两个电磁阀共同控制一个执行机构,使电磁阀的安装使用更加灵活高效,提高了电磁阀安装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以确保执行机构正常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包括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用以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转换板内形成同时连接第一电磁阀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供气口的进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总进气口;
在转换板内形成连接第一电磁阀工作口和第二电磁阀排气口的连接腔;
在转换板内还形成连接第二电磁阀工作口的出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出气腔相连通的总出气口;
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排气口与转换板的排气腔相连,在转换板上设有与排气腔相连通的总排气口。
优选的,在转换板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同侧气路端口的通孔,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通孔分别与进气腔、连接腔、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通孔分别与进气腔、出气腔、连接腔相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通孔位置设有密封单元。
优选的,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设置在通孔外的沉台孔,在沉台孔内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腔的进气端和出气腔的出气端位置设有与外部气路相连的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转换板上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可拆卸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经螺栓与转换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经卡扣与转换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总进气口和所述总出气口位置的螺纹孔。
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转换板内加工进气腔、连接腔、出气腔和排气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尼沃流体控制设备(山东)有限公司,未经尤尼沃流体控制设备(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流量式阀装置
- 下一篇:供氢系统一体式调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