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用电异常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2602.9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6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侯宇建;王婵琼;王晓东;傅敏;申庆斌;申泽波;黄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赵中璋 |
地址: | 04601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用电数据 异常判断 用电数据 判断结果 关联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用电异常判断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用户的用电数据N=[N1,N2,…,Nj],获取所述用户的用电事件异常关联值D1、用电波形异常值D2和用电特征异常值D3,其中j为所述用户的用电数据数量,1≤j;步骤S2,根据所述D1、D2和D3获取所述用户的用电异常综合值D,如果D大于第一判断阈值,则输出所述用户的判断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常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的用电异常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窃电行为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严重影响了供用电安全。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窃电行为也呈现出专业化、隐蔽化、科技化的趋势,因此,传统的现场撒网反窃电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用电异常判断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用户的用电数据N=[N1,N2,…,Nj],获取所述用户的用电事件异常关联值D1、用电波形异常值D2和用电特征异常值D3,其中j为所述用户的用电数据数量,1≤j;步骤S2,根据所述D1、D2和D3获取所述用户的用电异常综合值D,如果D大于第一判断阈值,则输出所述用户的判断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用电异常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种描述是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介绍了与本发明的原理相一致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是足够详细的,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改变和/或替换各要素的结构。因此,不应当从限制性意义上来理解以下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用电异常判断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基于用户的用电数据N=[N1,N2,…,Nj],获取所述用户的用电事件异常关联值D1、用电波形异常值D2和用电特征异常值D3,其中j为所述用户的用电数据数量,1≤j。
根据本发明,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涉及全省13万余户专变用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类型1.事件信息:电能表及终端上报的失压、断流、开盖等各类事件信息;2.正常用电波形:海量的用户用电行为波形(包括功率曲线、电压曲线、电流曲线等);3.窃电行为波形:根据历年来已查获的窃电用户清单,在采集系统中筛选出其窃电时段的用电波形。(二)数据规模异常事件关联库及用电行为样本库的建立主要应用的是2016年的数据,其中事件记录30余万条,用户负荷曲线每天96点,按照日、月、年等频度构建负荷曲线;窃电行为样本库的建立主要是历年来已查获的2000余户窃电用户窃电时段用电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效煤质的获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翼型的攻角快速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