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2768.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郝庆军;邓志新;周政;崔建新;石中华;龚雪琼;朱翠云;廖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G21C17/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燃料 组件 离线 泄漏 监测 啜吸室 新型 密封 结构 | ||
1.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啜吸筒(1)、限位导向结构(2)、密封盖以及密封气囊(3),其中,在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上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与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前后端面分别设有限位导向结构(2),使所述密封盖可在所述的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左右平行移动,并通过限位导向结构(2)限制密封盖的垂直移动;在密封盖与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相接触的面上开有首尾相连接的一圈凹槽,并在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气囊(3),所述密封气囊(3)可充放气,并在充气膨胀后,完全与使密封气囊(3)与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相接触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导向结构(2)为截面“C”字形的长条结构,其下端内壁开有直线凹槽,所述直线凹槽与啜吸筒(1)筒顶前后法兰面边沿下端面上的凸起相匹配;所述限位导向结构(2)上侧通过吊环螺钉(7)安装在密封盖上,下端内壁凹槽匹配安装在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下端面的凸起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气囊(3)为中空式空腔结构,并在密封气囊(3)上设有充放气一体式气嘴(6),通过外部气路可控制气囊空腔结构的充气和泄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啜吸筒(1)上设有驱动缸(8),所述的密封盖右端所述的驱动缸(8)通过螺柱组件(9)、连接环(10)与驱动缸(8)相连接,通过驱动缸(8)可控制密封盖沿着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左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啜吸筒(1)筒顶法兰面左侧端部设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可确定密封盖的左侧移动边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啜吸筒(1)筒顶设有长方形法兰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1)上的凹槽为环形凹槽或方形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气囊(3)为一体化硫化结构或者装配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燃料组件离线泄漏监测啜吸室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缸(8)的动力传递介质采用无硼除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7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