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盒及其制造方法、光聚合性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3535.2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石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20/14 | 分类号: | C08F120/14;C08F122/14;C08F2/48;G02F1/1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及其 制造 方法 聚合 组合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盒及其制造方法、光聚合性组合物,通过阴离子聚合以及自由基聚合分别形成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的形成过程不会相互干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盒及其制造方法、光聚合性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液晶中添加聚合物单体是新型液晶显示模式的重要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引发聚合物单体聚合可以使液晶显示器实现许多有趣的显示模式,例如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快速响应液晶体系以及聚合物稳定垂直配向体系(Polymer Stablized Vitical Alignment,PSVA)等等,其中,聚合物稳定垂直配向体系是在液晶中加入聚合物单体和光引发剂,聚合物单体和光引发剂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聚合物凸点(PolymerBump),聚合物凸点用于固定液晶形成预倾角。
在柔性显示领域,液晶聚合物挡墙(PolymerWall Liquid Crystal,PWLC)技术通过对液晶和聚合物单体的化学结构和组成比例进行调整,使得聚合物单体经过准直性紫外光曝光后可以在组成液晶显示器的两个基板中间形成合适宽度的聚合物挡墙,聚合物挡墙的位置与紫外光照射到的区域相关,而紫外光照射的区域又可以通过光罩的设计来进行控制。通过聚合物挡墙技术形成的聚合物在组成液晶显示器的两个基板之间能起到黏附作用,能够较好的起到维持液晶显示器的盒厚的作用。而且,通过适当的设计,形成的聚合物挡墙可以有效地控制液晶的流动的同时,也能消除由外力和重力引起的亮度显示不均匀的现象(Mura)。
目前,聚合物稳定垂直配向体系和液晶聚合物挡墙技术主要是基于自由基聚合以形成聚合物,即通过紫光照射使得光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形成的自由基引发聚合物单体发生自由基反应以形成聚合物,随着聚合物的链长增加,聚合物和液晶发生相分离,从而产生功能性的结构,同时采用自由基聚合以形成液晶聚合物挡墙和聚合物凸起时,聚合物挡墙和聚合物凸起的形成过程会相互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盒及其制造方法,该液晶盒的聚合物挡墙和聚合物凸起的形成过程不会相互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晶盒的制造方法,所述液晶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光引发剂A1、光引发剂A2、聚合物单体B1以及聚合物单体B2混合以得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注入所述液晶盒的容纳空腔中得具有混合物的液晶盒;
利用第一波长的光照射所述具有混合物的液晶盒,引发所述光引发剂A1、所述聚合物单体B1以及所述聚合物单体B2进行阴离子聚合以在所述液晶盒的容纳空腔的内壁上形成第一聚合物;
利用第二波长的光照射具有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液晶盒,引发所述光引发剂A2以及所述聚合物单体B1进行自由基聚合以在所述液晶盒的容纳空腔的内壁上形成第二聚合物;
其中,所述光引发剂A1为阴离子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A2为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所述聚合物单体B1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环氧树脂以及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合物单体B2为巯基化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不同且分别为聚合物挡墙或聚合物凸点中的一种。
在上述液晶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第一波长为400纳米-500纳米,所述第二波长为280纳米-370纳米。
在上述液晶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光引发剂A1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H、烃基或取代的烃基,所述R3表示烃基或取代的烃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3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