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导航卫星信号的双基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3770.X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曲卫;杨君;李云涛;邱磊;孟磊;朱卫纲;庞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卫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导航 卫星 信号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导航卫星信号的双基成像方法,包括:对所述原始回波进行距离向相关处理;二维解耦处理;距离徙动校正;方位向压缩处理;将方位向压缩处理后的回波进行方位向IFFT,得到二维时域中点目标的成像结果。优点为:本发明在基于导航卫星信号的双站合成空间雷达成像过程中,要进行距离向压缩,距离徙动校正,二维解耦,方位向压缩处理。与常规的单站合成孔径雷达成像SAR不同的地方是距离向信号不再是线性调频信号,而是二项编码连续波,距离向需要根据C/A码的相关特性得到分辨性能。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双基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导航卫星信号的双基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兴起于二十世纪,利用微波遥感技术实现对目标的成像识别,具有多极化、穿透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战场侦察、目标识别、攻击、地形测绘、地质勘查、海洋观测、灾情预报、农作物估产、森林普查等军事和民用领域。传统的单基地雷达收发平台集于一身,发射功率较大,很容易暴露自身位置受到攻击。
双站SAR收发平台分置于不同的平台,收发平台可以有不同的空间位置和运动速度,工作时不限于接收地物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获取目标信息丰富,有利于目标的分类与识别。接收机处于无源接收状态,具有较高的隐蔽能力,敌方难以对接收机实施有效干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接收机不含大功率器件,其功耗和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便于多种类型的载机携带。另外还可以布设多个接收站形成多站SAR,双站SAR和多站SAR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成为了现在的研究热点。
随着双站SAR和多站SAR的发展,具有多极化、多频段、多模式、多功能的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系统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系统由多个处于不同空间高度的照射源和接收机组成。照射源可以是专门的辐射源,例如遥感卫星、飞机、山顶或高塔上的固定发射机等,也可以是机会辐射源,例如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广播卫星、电视卫星等。接收机可以放置在低轨卫星、飞机、地面运动平台、地面固定平台等多种位置。这种立体化的遥感器系统将各种类型平台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信息化、实时化、智能化、网络化,有利于实现信息获取的完备性、时效性和精确性,实现陆海空天电联合作战,提高我军的作战能力。
导航卫星向地球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是一种可供陆、海、空、天、军、民用户共享的宝贵信息资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可为地球表面、近地表和地球外空任意地点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以及精密的时间信息,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连续定位、导航和授时的多功能系统,具有定位速度快、费用低、方法灵活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它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用途、多机型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各方面来考虑,我国正在实施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作,建设由35颗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都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卫星导航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卫,未经曲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3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