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和/或灭火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4704.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旭;金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云涂层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0 | 分类号: | C08G18/00;C08G18/42;A62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灭火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防火和/或灭火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包括外壳和内核,所述外壳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聚合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包括下述1)和2):
1)酯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
2)多元胺或多元胺和多元醇;
所述内核包括防火和/或灭火材料;
所述微胶囊中的防火和/或灭火材料的质量分数为80%以上;
所述防火和/或灭火材料包括卤代烃灭火剂;
所述防火和/或灭火材料包括灭火催化剂;
所述卤代烃灭火剂包括氟溴烃、氟氯溴烃、氢氯氟烃、氢溴氟烃、全氟烃、氢氟烃、氟碘烃和/或氟酮类灭火剂;
所述微胶囊的外壳包括单层和/或多层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酯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分子结构中包括端羟基和酯基的化合物A与异氰酸酯反应后即得;
所述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酯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与所述防火和/或灭火材料混合,将混合物在水相中分散,并在水相中加入多元胺或多元胺和多元醇,即得防火和/或灭火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和/或灭火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还包括:
稳定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所述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3~300微米;
所述微胶囊中的防火和/或灭火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0%以上;
所述微胶囊在80~200℃温度下,外壳自动打开并释放内核中的防火和/或灭火材料;
所述酯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与所述防火和/或灭火材料的质量比为1:15~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防火和/或灭火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1)-9)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多元醇包括低聚醚多元醇和/或低聚酯多元醇;
(2)所述多元醇包括二元醇和/或三元醇;
(3)所述多元胺包括直链脂肪族多元胺、支链脂肪族多元胺、脂环族多元胺和/或芳香族多元胺;
(4)所述多元胺包括聚酰胺多元胺;
(5)所述异氰酸酯包括单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
(6)所述异氰酸酯包括芳香族异氰酸酯、脂环族异氰酸酯/直链脂肪族异氰酸酯、和/或支链脂肪族异氰酸酯;
(7)所述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5~200微米;
(8)所述微胶囊在90~180℃温度下,外壳自动打开并释放内核中的防火和/或灭火材料;
(9)所述酯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与所述防火和/或灭火材料的质量比为1:16和/或1:1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防火和/或灭火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微胶囊中:
所述化合物A包括端羟基的共聚多酯;
所述化合物A和所述任一异氰酸酯的分子结构中,至少有一个分子结构中包括碳六元环;
所述化合物A的平均分子量包括300~5000;
所述多元醇包括三羟甲基乙烷;
所述多元胺包括三乙烯四胺和/或二乙烯三胺;
所述异氰酸酯包括MDI和/或TDI;
所述卤代烃灭火剂包括氟溴烃、氟氯溴烃、氢氯氟烃、氢溴氟烃、全氟烃、氢氟烃、氟碘烃和/或氟酮类灭火剂;
所述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0~90微米;
所述微胶囊中的防火和/或灭火材料的质量分数为85%以上;
所述微胶囊在100-145℃温度下,外壳自动打开并释放内核中的防火和/或灭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火和/或灭火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化合物A包括端羟基的共聚多酯时,所述端羟基的共聚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元醇、二元酸、二元酸酐和/或二元酸酯进行酯化和/或酯交换反应后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云涂层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云涂层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7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选择着火物质对应灭火剂的颜色匹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水基灭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