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区块链于长期照护的处理系统与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4791.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梓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梓涵 |
主分类号: | G16H20/00 | 分类号: | G16H20/0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区块 长期 照护 处理 系统 与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区块链于长期照护的处理系统包括用户端、会员管理端、人力管理端与时间银行端。用户端选择至少一照护项目并发送服务要求,用户端将每一次服务要求与服务时间资讯写入智能合同;会员管理端记录所述的用户的会员资讯,用于验证用户端的身份并转发通过验证的服务要求;人力管理端记录志愿者的回馈计量,人力管理端根据服务要求指派所述的志愿者至用户端,人力管理端根据用户端的回馈计量;服务提供端提供所述的照护项目,且照护项目对应人力资源、时间资源与消费金额,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的照护项目生成前端接口,使前端程序播放前端接口;时间银行端用于更新每一用户端的智能合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长期照护的处理系统与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区块链于长期照护的处理系统与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生活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下,使得生育率普遍降低,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加上随着现今医疗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有了显着的提升,相对即令高龄人口变多,而在此世界人口普遍老化的趋势下,社会与经济结构连带即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然而,也因为逐渐的迈入老人化和超高龄化社会,相对能照顾老年人的人口大量减少,老年人仅靠家里晚辈的照顾是不够的,无法仅单纯靠着家中晚辈进行照顾,而需要有大量的志工人员、专业照顾人员进行照顾,因此居家长照需求是重要与迫切的,未来需要长期居家照护的人口将持续上升,多数老人除了健全之老人医疗之外,更有赖结合社区居家长照,以提供一个更完备的长照制度与体系。
目前的照护系统仅依靠金流作为劳务的给付,但每一名用户都会面临年老的情况。所以单纯以金流作为服务储值势必会面临通货膨胀或紧缩等问题,使得劳务保险的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区块链于长期照护的处理系统,将区块链实现于长期照护的资源调配,使得用户端可以弹性的使用人力照护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应用区块链于长期照护的处理系统其系包括至少一用户端、会员管理端、人力管理端与时间银行端。用户端发送服务要求并选择至少一照护项目,用户端具有计算单元、传输单元与储存单元,计算单元电性连接传输单元与储存单元,储存单元包括前端程序、智能合同与回馈计量,前端程序用于播放所述的照护项目,并记录所选的所述的照护项目,计算单元根据所选的所述的照护项目产生服务要求,并由传输单元发送服务要求,计算单元记录每一次服务要求与所属的所述的照护项目并产生回馈计量与服务时间资讯,计算单元将每一次服务要求与服务时间资讯写入智能合同,用户端发送智能合同;会员管理端网络连接于用户端,会员管理端具有用户资料库,用户资料库记录所述的用户的会员资讯,用于验证用户端的身份并转发通过验证的服务要求;人力管理端网络连接于会员管理端,人力管理端具有人力资料库,人力资料库记录每一志愿者的回馈计量,人力管理端根据服务要求指派所述的志愿者至用户端,人力管理端根据用户端的回馈计量;服务提供端,用于提供所述的照护项目,且每一照护项目对应人力资源、时间资源与消费金额,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的照护项目生成前端接口,使前端程序播放前端接口;时间银行端网络连接于所述的用户端,时间银行端用于更新每一用户端的智能合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用区块链于长期照护的处理方法,所述应用区块链于长期照护的处理方法包括:用户端登录会员服务端,并由会员服务端将用户端转向至服务提供端;用户端从服务提供端选择至少一照护服务;服务提供端根据照护服务发送服务要求至人力管理端;由人力管理端根据照护服务选择至少一志愿者,并令所述的志愿者至用户端;志愿者完成服务要求时,由用户端设定回馈计量;用户端根据时间戳记与回馈计量写入智能合同,用于更新照护区块链所记载的智能合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相比现有技术的人工指派照护更具有储值时间与资源的特典,用户端可以透过所述方式将照护资源储值,以供自己或他人在日后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梓涵,未经袁梓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