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越采空及塌陷区的隧道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4889.9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连臣;王有旗;刘普前;辛柱桥;李苗;宋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2;E21D11/18;E21D11/10;E21D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越 塌陷 隧道 施工工艺 | ||
1.一种穿越采空及塌陷区的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采空区和塌陷区注浆处理:
a.定点:在钻孔之前需要对注浆孔进行定点,定点的时候采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量放样,钻孔的实际位置误差不应该超过0.5m;
b.钻探成孔:钻探前根据注浆孔以及检查孔的钻孔深度和直径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机,先用大直径的钻头开孔到指定深度,然后在孔中下入井口套管,在井口套管的外侧与孔壁之间用黏土进行填实,然后换用小直径的钻头继续钻进至设计深度;
c.埋设孔口封闭装置:钻孔结束并且进行充分洗孔之后,埋设孔口封闭装置,封闭装置为带有法兰托盘的孔口注浆管;向孔内注入水固比为1:1.5~1:2.0的水泥浆液,浆液在孔内的高度为4~6m,水泥浆液当中加入水泥重量的2%的速凝剂,然后拔出井口套管;
d.灌浆施工:注浆液采用水泥粉煤灰浆由水、水泥、粉煤灰、速凝剂和砂组成;注浆浓度先稀后稠,注浆时,注浆泵压力应大于注浆最大设计压力1.5倍,注浆开始后,定时观测泵的吸浆量和泵压,当泵压逐渐升高,注浆量小于70L/min,孔口注浆管压力在1.O~3.0Mpa之间,稳定10~15min或注浆孔周围有冒浆现象时,方可结束该孔的注浆施工;
(二)三台阶法开挖:三台阶共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台阶高3m,中台阶为上台阶至起拱线以上部分,其余部分为下台阶,每级台阶宽5m,且左右侧相互错开2m;三台阶法开挖包括以下步骤:
a.爆破:先掏槽眼,掏槽眼结束之后,在槽眼当中填充炸药,进行爆破;
b.出渣:将爆破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泥渣和碎石输送到隧道外侧;
c.初期支护:对围岩进行初期支护;支撑接头应焊接牢固,每根钢拱架面用钢筋连接;钢拱架应按设计位置架设,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钢拱架应垂直于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并且竖直倾斜度不得大于2°,拱脚高度应低于上半断面底线15~20cm;钢拱架与初喷混凝土面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间隙过大时,可用钢模板或混凝土楔块顶紧,其点数单侧不准少于8个;喷射混凝土应由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拱架覆盖;拱脚部位易发生塑性剪切破坏,该部位钢拱架除栓接外,还必须四面帮焊,以确保接头的刚度和强度;钢拱架的截面高度应与喷射混凝土厚度相适应;为增强钢拱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拱架与纵向连接筋、结构锚杆、定位系筋和锁脚锚杆连接牢固;因锁脚锚杆在控制工字钢沉降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在上中下台阶拱脚处,均布设了锁脚锚杆,锁脚锚杆打入角度与围岩成45°为宜,并与工字钢焊接牢固;在断层带或围岩相对破碎,初期支护收敛变形相对较大的段落,在上中下台阶拱脚处锁脚采用φ42注浆小导管进行加强;小导管长4m,每处2根,小导管打入角度与围岩成45°,并与工字钢焊接牢固;
d.超前支护:为保证掌子面的开挖安全,超前支护采用直径为φ42×4㎜的热轧无缝钢管,其前端为尖锥状,管壁四周钻8㎜压浆孔,孔间距15cm,尾部1.2m不设压浆孔,纵向相邻两排的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外插角为15°;然后进行小导管安装,小导管安设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拱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小导管安设后,用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工作面坍塌;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循环的止浆墙;注浆时的浆液选择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液,为了获得良好的固结效果,必须注入足够的浆液量,确保有效扩散范围,注浆范围按开挖轮廓线外0.3~0.5m设计并且浆液在地层中均匀扩散,注浆时注浆压力控制在0.5~1Mpa,注浆过程中采用的止浆塞为5~10cm厚喷射混凝土;
(三)循环操作:循环进行爆破、出渣、初期支护和超前支护直至隧道施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采空及塌陷区的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埋设孔口封闭装置时,安装孔口注浆管之后,在孔内放入少量砂石用于堵塞较大的缝隙,然后在放入少量黏土将缝隙彻底封堵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采空及塌陷区的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进行灌浆施工时,注浆液的水固比为按照1:1.0~1:1.5进行配制,水泥、粉煤灰和砂的比例控制在3:7:2,在浆液当中掺加水泥重量2%的速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8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