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刚性低吸水性PA/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5014.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范丽园;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55/02;C08L51/00;C08K13/02;C08K3/34;C08K3/38;C08K3/26;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材料 低吸水性 高刚性 聚酰胺 制备 直链脂肪族二元酸 便携式电子仪器 间苯二甲基二胺 芳香族二元酸 聚酰胺树脂 薄壁结构 加工助剂 耐冲击性 缩聚反应 原料组成 综合性能 成核剂 弯曲性 相容剂 增韧剂 重量份 | ||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刚性低吸水性PA/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刚性低吸水性PA/ABS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酰胺MXD6 35‑65份,ABS树脂40‑60份,成核剂0.2‑0.5份,增韧剂10‑20份,相容剂1‑5份,加工助剂0.5‑1.5份,其中,聚酰胺MXD6为间苯二甲基二胺与α,ω‑直链脂肪族二元酸或芳香族二元酸的缩聚反应得到的聚酰胺树脂。本发明提供的高刚性低吸水性PA/ABS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够解决现有PA/ABS合金材料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并且具有优异结晶速度、低吸水性、弯曲性和耐冲击性,特别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仪器的薄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刚性低吸水性PA/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便携式电子仪器备受关注,由于使用特性对此类仪器中需要支撑内部结构且满足刚性的部件,如键盘内侧设置支撑按键的内板、液晶显示板的框架等,此类部件需满足薄壁、高刚性、低弯曲和耐冲击等性能,同时对于轻量化和绝缘化也有较高要求。
聚酰胺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简称PA(Polyamide),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机械强度高,易注塑加工,但其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差。其中,聚酰胺MXD6树脂(聚己二酰胺间苯二胺)为高刚性、低吸水性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其结晶化速度慢,在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形成薄壁成型品时,得到的成型品结晶度低,因此,必须在模具温度为13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成型、或对成型品实施退火处理以此提高结晶度。虽然通过配合聚酰胺66,结晶化速度得到提高,能够缩短成型周期,但吸水性较高、机械强度会有所降低。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copolymers),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良好的低温性能和耐化学药品性、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泽性好、流动性好、易于成型加工。ABS性能介于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之间,但其耐热性和刚性均较差。现有技术中将PA和ABS共混改性得到PA/ABS合金材料,兼备两者优点同时获得两者均不具备的优异特性,如哑光效果。但现有的PA/ABS合金材料,其性能仍不能满足便携式电子仪器领域,特别是在薄壁部件上的应用时对材料高刚性、低弯曲和耐冲击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刚性低吸水性PA/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解决现有PA/ABS合金材料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并且具有优异结晶速度,本发明材料成型周期短,无需对产品进行高模温或退火处理;低吸水性、弯曲性和耐冲击性,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仪器的薄壁结构。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刚性低吸水性PA/ABS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其中,所述的聚酰胺MXD6为间苯二甲基二胺与α,ω-直链脂肪族二元酸或芳香族二元酸的缩聚反应得到的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较低的吸水性聚酰胺树脂;所述的聚酰胺MXD6熔点在230℃-240℃,进一步地为235℃左右。
进一步地,所述的ABS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与丁二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丁二烯含量为18-25wt%。
进一步地,所述聚酰胺MXD6和ABS树脂经过干燥处理,控制水分<0.03%。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韧剂为苯乙烯类增韧剂和/或ABS高胶粉类增韧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类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线性三嵌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成核剂为滑石粉、云母粉、氮化硼、碳酸钙、羧酸钙盐、苯甲酸钠、苯甲酸、二苯基醋酸中的至少两种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工助剂为抗氧化剂和/或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