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5612.8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郑书剑;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设计 三维模型数据 沙盘模块 调取 摄影 三维模型数据库 地理数据库 可视化交互 空间数据库 系统数据库 城市规划 基础空间 基础影像 三维模型 构建 数字化 用户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城市规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其包括系统数据库和用户系统;系统数据库包括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库和城市设计空间数据库;空间基础沙盘模块包括基础影像底图和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库中调取的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空间基础沙盘模块通过从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中调取基础影像底图,以及通过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集库中调取对应的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空间基础沙盘模块通过在城市设计空间数据库中构建城市设计三维模型。本发明具有可通过构建城市设计三维模型,反映城市规划成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规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目前城市设计,只有文本二维成果图,以及设计过程缺少公众互动参与的平台,无法直观地展示城市设计的景观、风貌、特色,使得对城市设计的效果不佳,降低了城市设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构建城市设计三维模型,反映城市设计成果的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所述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包括系统数据库和用户系统;
所述系统数据库包括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库和城市设计空间数据库;
所述用户系统包括空间基础沙盘模块、城市设计数字可视化模块和公众互动模块;所述空间基础沙盘模块通过gis二次开发的所述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功能加载所述系统数据库中的空间地理数据,所述空间基础沙盘模块包括基础影像底图和从所述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库中调取的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所述空间基础沙盘模块通过从所述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中调取所述基础影像底图,以及通过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集库中调取对应的所述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所述空间基础沙盘模块通过在所述城市设计空间数据库中构建城市设计三维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城市规划成果数据,按照基础地理数据、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和城市设计空间数据,存储在系统数据中对应的数据库中,在用户系统中,从通过gis二次开发的所述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功能,加载系统数据控中对应的数据,构建出城市设计三维模型,将城市设计成果数字可视化结合现状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结合同时呈现出一个三维效果,将城市设计的成果更加直观地展示出城市的布局、景观、风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城市设计成果数据库用于存储城市设计规划成果数据,所述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按照要素类型将城市设计规划成果数据进行划分,并根据功能导控将划分好的城市设计成果数据存储在对应的空间数据库中,其中,所述要素类型包括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要素类型,将城市规划成果数据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好的城市规划成果数据存储在对应的空间要素表中,使得数据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有利于在调用相关时,提高调用数据的效率和准确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存储有城市人口信息数据,所述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库存储有所述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通过结合所述城市人口信息数据和所述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得到所述城市设计的基本现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城市人口信息数据和倾斜摄影三维数据,有利于构建城市设计三维模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城市设计数字可视化模块通过所述城市设计数字化、可视化交互系统加载所述系统数据库中的所述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中对应的空间要素,获取对应的所述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并加载所述城市设计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射能光斑解析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
- 下一篇:计算风向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