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G-TIG复合增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6663.2 | 申请日: | 201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3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鸿;许雪宗;金鸣;宋正东;汪海;孙智鸣;何思源;李能;周琦;冯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167;B23K9/17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板 电弧 复合 交替使用 接通电源 模型建立 自动生成 高效率 冷装置 减小 填丝 重熔 制造 开水 计算机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MIG‑TIG复合增材方法,包括具体步骤为:利用CAD进行模型建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增材轨迹;接通电源,安装清理基板,打开水冷装置,交替使用MIG、TIG增材方法在基板上进行增材制造,且每一层MIG焊增材完后均由TIG焊进行不填丝重熔加工,减小增材缺陷。本发明充分利用两种增材方式的优点,在提高增材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增材精度。从而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电弧增材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G-TIG复合增材方法。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根据CAD/CAM设计,采用逐层累积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减材制造(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材料累积的制造方法,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过程一般使用的热源有髙能束流和电弧。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将焊接电弧作为热源,金属焊丝作为增材材料,电弧产生的热量将焊丝熔化,然后按预设的增材路径在选定的基板上由下而上层层堆积,直至完成增材制造。电弧增材制造根据热源分类可分为:MIG增材、TIG增材、CMT增材、等离子增材等方式。其中不同的增材方式精度与效率不同。
2017年由南京理工大学王克鸿、钱美霞、周琦等人申请的公布号为CN 108115282A的发明专利一种电弧-激光复合式机器人增材制造系统构想了一种电弧-激光复合式机器人增材制造系统;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熔化焊丝进行增材,但电弧的精度较低,增材过后的表面不平整,再利用激光焊枪对其每层表面的缺陷都进行增材填补;充分利用两种热源的优势进行互补,最终得到成形质量好、精度高且成本相对来说较低的增材制品。
2017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周利、于明润、蒋智华等人申请的公布号为CN107812944 A的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束-搅拌摩擦复合增材制造方法构想了一种电子束-搅拌摩擦复合增材制造方法;通过在电子束增材制造加工完一层后,采用选区搅拌摩擦加工的方法,对该层材料进行加工改性,以获得优良组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弧增材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MIG-TIG复合增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MIG-TIG复合增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待成形件的尺寸与形状,利用CAD进行模型建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增材轨迹;
步骤2:接通电源,等待MIG-TIG复合增材装置准备就绪,打开保护气,将基板采用柔性夹具固定在水冷装置中,清理基板,基板预热至100℃,打开水冷装置;
步骤3:MIG增材机器人在基板上完成一层的增材制造,MIG增材机器人移动到安全点;
步骤4:CCD相机随TIG增材机器人在基板上进行轮廓扫描,提取基板面上的整体轮廓形貌,将提取信息输送至计算机中,分析该层的表面缺陷与平整度,生成TIG增材机器人的移动路径;
步骤5:TIG增材机器人按计算机生成的路径进行不填丝重熔加工,消除表面焊接缺陷,提高表面平整度;
步骤6:MIG增材机器人调整机械手臂位置,使得红外测温仪对准基板表面,监测基板表面温度;
步骤7:若红外测温仪测得基板表面温度低于100℃,则增材机器人按预设轨迹进行下一层增材堆积,若预设轨迹采用MIG进行堆积,则采用MIG增材机器人进行堆积,若采用TIG进行堆积,则采用TIG增材机器人进行TIG填丝堆积;
步骤8:重复步4至步骤7,完成MIG-TIG复合增材制造;
步骤9:关闭保护气以及增减材协同制造装备系统,待基板完全冷却后,松开柔性固定装置,取下基板以及增材成型件。
作为优选方式,MIG增材机器人与TIG增材机器人可选用相同牌号的焊丝,也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焊丝,实现异种材料的电弧增材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6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IG-TIG复合增材装置
- 下一篇:螺旋叶片耐磨层合金堆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