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保健梳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6766.9 | 申请日: | 201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王岩岩;林琳;王敬锋;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97/02;C08L91/06;C08L91/00;C08L23/06;C08K13/02;C08K3/34;C08K3/22;C08K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梳 可降解 可生物降解性 熔融共混 一体成型 注塑法 制备 梳子 一体注塑成型 高分子材料 规模化生产 原料预处理 基体材料 抗静电剂 注塑成型 静电 加工性 抑菌剂 注塑机 混料 料斗 配比 抑菌 生产工艺 加工 健康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保健梳的制备方法,以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抑菌剂、抗静电剂以及各种助剂合理的配比,采用熔融共混注塑法一体成型;包括原料预处理、混料和注塑成型,将混合后的原料经料斗直接加入到主要加工温度为110℃~150℃的注塑机中,经一体注塑成型可得该可降解保健梳。开发出的梳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抑菌、消除静电、呵护秀发健康的特点。本发明公开的可降解保健梳采用熔融共混注塑法一体成型,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性好及可连续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保健梳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头发梳理是梳妆打扮的组成部分,而且正确的梳理头发可以美化容貌、保护头发、保健大脑等。在人的头皮上,分布着许多血管、神经、皮脂腺、汗腺等,梳头时不仅能除去头皮屑和油垢,而且当梳齿在头上来回轻轻划过时,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大脑皮层来调节头部神经和让头部紧张的状态得以松弛,促进血液循环。塑料梳子因质轻、形状多变、颜色鲜艳、便于携带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热爱,然而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因此,开发可降解塑料梳子迫在眉睫。降解塑料是指,在规定环境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和包含一个或更多步骤,导致材料化学结构的显著变化而损失某些性能(如完整性、分子量、结构或机械强度)和/或发生破碎的塑料。其中,生物降解塑料因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海藻等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2)和水等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而成为环保梳子的理想基体。
塑料梳子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易产生静电的缺点,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因天气干燥,静电问题愈发明显,不利于秀发梳理和保护,而且梳子用久了,会积累头发、灰尘、油脂、污垢及造型产品,给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此本发明通过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基体中,添加抑菌剂、抗静电剂以及各种助剂合理的配比开发出一款可生物降解、抑菌、消除静电、呵护秀发的保健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保健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可降解保健梳产品。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可降解保健梳的制备方法,以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树脂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木粉、抑菌剂、抗静电剂及其它加工助剂,通过熔融共混注塑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各组分按重量份计:聚己内酯树脂50~80份,木粉1~30份,抑菌剂1~20份,抗静电剂1~15份,稳定剂1~10份,增塑剂1~20份,润滑剂1~10份,填充剂1~10份;
(2)原料预处理:首先将聚己内酯树脂干燥处理,在50℃真空烘箱中热处理12~48h去除表面水分,除去聚己内酯表面吸附的水分,避免因树脂水解导致力学性能的降低;同时,在木粉表面喷洒浓度为1%~10%硅烷偶联剂KH-550水溶液,然后于80℃干燥箱中处理木粉2~5h得偶联处理后的木粉,提高处理后的木粉在树脂中的分散均匀性;
(3)混料:将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填充剂、抑菌剂、抗静电剂、偶联处理后的木粉、干燥处理的聚己内酯树脂在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合5~10min;
(4)注塑成型:将混合后的原料经料斗直接加入到注塑机中,注塑加工温度为110℃~150℃,一体注塑成型可得可降解保健梳。
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大豆油;增塑剂为DINCH环保增塑剂。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液体石蜡和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所述填充剂为超细滑石粉或超细碳酸钙。
所述抑菌剂为纳米氧化锌,粒径为10~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6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