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制化智能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8122.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肖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兑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4 | 分类号: | F24F11/74;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家辉 |
地址: | 3157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套管 打气腔 活塞 单向阀 弹性件 进气口 智能通风系统 转动连接 承重板 出气口 定制化 连接杆 排风口 排风门 吸气口 通风管 打气装置 软管连接 通风管道 通风系统 限流装置 封闭端 进风量 自由端 门外 嵌入 | ||
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定制化智能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和开设在通风管道上的排风口,还包括:打气装置,包括承重板、活塞、连接杆、弹性件和打气腔;打气腔嵌入房间门外的地面内;弹性件一端与打气腔封闭端固定连接,弹性件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连接杆一端与承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限流装置,包括排风门和伸缩套管;伸缩套管一端与排风门自由端转动连接;伸缩套管另一端与排风口转动连接;其中,打气腔设有第一出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吸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伸缩套管设有进气口,单向阀和进气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根据房间内的人数调整进风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制化智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建筑物内,为了使得多个房间室内外的空气流通,通常采用安装通风系统来实现;具体的,常见的通风系统由风机、串联或并联多个房间的管道、排风口以及接头等装置组成;在安装的时候,风机通过管道与多个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后,室内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及风机排往室外,室外新鲜空气便经安装在窗框上方(窗框与墙体之间)或者墙上的入风口进入室内,从而使室内人员可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
在管道中,由于管道内的空气流动,管道内必然存在着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的动压以及与空气流动方向无关的静压,且管道内的全压等于动压和静压之和;由于各个排风口距离风机的距离不相同,导致各个排风口处的静压不同;由于管道内的全压相同,故各排风口处的动压也不相同;最终导致各个排风口进风量不同。进风量大的排风口所在房间通风效果好,进风量差的房间通风效果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181893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均流通风装置,包括若干个排列安装在通风管道上的风口,通风管道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与通风管道封闭端距离最近的一个风口为第一组,其它风口为第二组,所有风口的迎风截面与通风管道截面平行,至少在第二组的每个风口上设置有限流装置,限流装置设置在与迎风截面所在端对应的另一端;距离通风管道封闭端最远处由远至近排列安装在通风管道上的风口的限流装置的开启量依次增加或减少。
上述方案通过调节限流装置的开启量可调节气流的流量和流速,从而实现均匀通风。但是由于每个房间内人员的数量不一样,当人员较少或没有人员时,排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的量少或没有,对通风的需求低;当人员较多时,排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多,对通风的需求高。如果只是单纯的保证每个房间有同样的通风效果;不能根据房间内的人数做针对性调整,适应性较差,浪费能源,而且通风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制化智能通风系统,能根据房间内的人数调整进风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制化智能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和开设在通风管道上的排风口,还包括:
打气装置,包括承重板、活塞、连接杆、弹性件和打气腔;打气腔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打气腔嵌入房间门外的地面内;活塞与打气腔间隙配合;弹性件一端与打气腔封闭端固定连接,弹性件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承重板位于打气腔开口端上方;连接杆一端与承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
限流装置,包括排风门和伸缩套管;排风门用于遮挡排风口;排风门一端与排风口转动连接,排风门另一端为自由端;伸缩套管内部密封,伸缩套管一端与排风门自由端转动连接;伸缩套管另一端与排风口转动连接;
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房间门出人员的出入和控制打气腔放气;
其中,打气腔设有第一出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吸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气体流向为由打气腔内到打气腔外;第二单向阀气体流向为打气腔外到打气腔内;伸缩套管设有进气口,单向阀和进气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当控制系统检测到人出房间时,控制装置控制打气腔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兑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象山兑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