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标记Delta受体的细胞筛选模型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78647.7 申请日: 2018-12-21
公开(公告)号: CN111349610A 公开(公告)日: 2020-06-30
发明(设计)人: 梁鑫淼;薛珍珍;王纪霞;王志伟;于广璞;单彩龙 申请(专利权)人: 泰州医药城国科化物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10 分类号: C12N5/10;C12Q1/02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蔡天敏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药城大道一号(创业***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标记 delta 受体 细胞 筛选 模型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标记Delta受体的细胞筛选模型,基于无标记细胞整合药理学技术,利用Delta稳定表达的细胞系,建立了筛选Delta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方法。此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影响Delta受体下游通路的调节剂。本发明具有无损伤、高时空分辨、高灵敏度、高通量、能靶点‑通路整合研究及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等特点,检测过程无需标记及额外指示剂的添加,更真实的响应药物在活细胞整体水平的作用;可大大提高Delta的激动剂、拮抗剂及通路调节剂的发现效率,对阐述Delta的药理学和生理学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Delta受体参与的镇痛和调节胃肠蠕动、情绪、行为及心血管等相关疾病的药物筛选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筛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标记Delta受体的细胞筛选模型。

背景技术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细胞信号传导中最重要的一类膜受体,也是小分子药物开发中最受关注的药物靶点之一,约34%的现代药物直接靶向该受体家族[Hauser,A.S.,et al.,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7,16,829-842.]。Delta受体是一种阿片类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1977年Korsterlitz在大鼠输精管发现一种阿片受体,命名为Delta阿片受体,并发现脑啡肽是Delta阿片受体的相对选择性的内源性配体;1992年,Delta受体成功克隆,其分布于皮层、嗅球、海马、杏仁核、基底神经节和下丘脑;此外,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上表达出Delta阿片受体。Delta阿片受体由32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40000,在氨基端有两个糖基化位点。Delta受体参与阿片类脊髓上的镇痛作用,且可能与内分泌关系密切。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Delta阿片受体在痛觉过敏的形成、发展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阿片受体的功能除了镇痛作用外,还涉及胃肠蠕动、情绪、行为,以及心血管调节等作用,由于阿片受体激动剂有诱发癫痫的副作用,所以限制了它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但是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在镇痛方面的加强作用以及其无成瘾性的特性使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开发不容忽视。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的抗癫痫副作用如果被解决,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很可能成为阿片类镇痛药物中最有潜力的一员。因此,建立Delta阿片受体细胞模型,对发现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进一步发现Delta阿片受体生理学功能和药理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受体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法、GTPγS结合实验法、环磷酸腺苷(cAMP)分析法、钙流检测法、报告基因检测法、受体的内吞检测法及β-arrestin的招募检测法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传统的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法需要洗涤和过滤,实验周期长及通量低等不足,此技术还不能区分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其余的检测方法主要针对某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往往不考虑多条通路的激活,常常需要荧光蛋白标记或者额外加入指示剂,使操作变得繁琐,而且这些指示剂的加入对细胞也会产生一定的损伤,影响筛选结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于新型无标记细胞整合药理学技术,提供一种无标记Delta受体的细胞筛选模型,以高通量筛选Delta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和通路调节剂,及Delta受体参与的镇痛和调节胃肠蠕动、情绪、行为及心血管等相关疾病的药物筛选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无标记细胞整合药理学技术,利用稳定表达Delta的细胞系HEK-293-Delta,借助于已知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建立Delta受体的细胞筛选模型。根据待测样品的DMR信号谱与已知激动剂和拮抗剂的DMR特征信号谱的相似性,判断待测样品的激动活性、拮抗活性或者下游通路的调节影响。

所述的无标记细胞整合药理学技术为利用共振波导光栅(RWG)生物传感器将药物导致的细胞内成分的动态再分布现象转化为整体的、动态的波长位移响应信号,此信号为波长变化的响应值(pm),通过Epic光学生物传感器384微孔板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医药城国科化物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医药城国科化物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