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苍蝇孳生地防治的杀蝇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8949.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明;王燚;贾炜;蒋淦;丁静;张春妮;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6 | 分类号: | A01N57/16;A01N47/34;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夏新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苍蝇 孳生 防治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渗透性强的苍蝇孳生地防治的杀蝇组合物,它的活性成分由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或氟铃脲组成,且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的重量比为1:15~15:1,优选1:5~10:1;甲基嘧啶磷和氟铃脲的重量比为1:15~15:1,优选1:10~15: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杀蝇的乳油,按占乳油总重量的百分比计,它由10%~50%有效成分、1%~15%的乳化剂、1~10%的渗透剂和余量的溶剂组成。本发明所述的杀虫剂通过将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或氟铃脲复配,用于苍蝇孳生地苍蝇防治。本发明组合物渗透性好,致死效果好,持效期长,阻碍羽化率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广泛应用于垃圾堆,粪坑,养殖场等场所,对防治孳生地蝇幼虫有特效,同时兼杀成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杀虫剂,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或氟铃脲的复配卫生杀虫剂。
背景技术
蝇类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主要的卫生害虫,蝇类种类很多,其中住区和半住区蝇种与人、畜关系密切。主要造成机械性传播疾病、骚扰吸血等危害。蝇类孳生习性不仅涉及到种群的产卵习性和幼虫的食性等自身因素,而且由于地区、季节、场所以及孳生物质的状态的不同,而且有很大的差别。孳生物质是蝇类孳生的基本条件。孳生物质不完全等于蝇类幼虫的食物,它常是食物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也是蝇类幼虫的一个栖息地。孳生物质存在的场所称为孳生场所。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食物残渣、排泄物、生产下脚料、动物尸体等都可成为蝇类幼虫孳生的生活基质。
对于暂时不能清除的蝇类孳生物,一般化学药物处理。在使用化学药物杀灭蝇蛆时,应注意幼虫龄期和孳生地的性状对药物的影响。更要注意的是,当幼虫接触低剂量的药物,还会诱发抗药性产生,特别是用同一类化学药物来防治幼虫和成蝇,则抗性发展更快。同时,蝇幼虫喜爱藏于孳生地的深部,如何使药剂深入孳生地也是影响孳生地蝇幼虫防治的影响因素之一。而目前苍蝇孳生地幼虫防治大多为颗粒剂,水乳剂和微乳剂,这些剂型对于孳生地深处的蝇幼虫防效并不是很好。
甲基嘧啶磷是一种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效果迅速的特点。当害虫接触药液后,抑制昆虫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神经系统麻痹中毒停食导致死亡。
氟啶脲是一种苯基甲酰基脲类新型杀虫剂,以胃毒为主,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阻碍昆虫正常蜕皮,使卵的孵化、幼虫蜕皮受阻以及蛹发育畸形,成虫羽化受阻而发挥杀虫作用;氟玲脲是一种新型酰基脲类杀虫剂,通过抑制蜕皮而杀死害虫。
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氟玲脲作用机理不同,甲基嘧啶磷速效性好但是持效性差,而且单一使用一种药剂较易发生害虫抗药性,使施药成本增加,给生活环境带来隐患;相反,氟啶脲和氟玲脲是一类几丁质合成抑制药剂,速效性差,持效性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好,双重机理复配有增效,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含有甲基嘧啶磷与氟啶脲或氟玲脲的复配杀蝇组合物。其中,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的重量比为1:15~15:1,优选1:5~10:1,甲基嘧啶磷和氟铃脲的重量比为1:20~20:1,优选1:10~15: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到达孳生地深处杀灭蝇幼虫的制剂,其中,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的重量比为1:15~15:1,优选1:5~10:1,甲基嘧啶磷和氟铃脲的重量比为1:20~20:1,优选1:10~15:1。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杀虫组合物及制剂在苍蝇孳生地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提供一种甲基嘧啶磷与氟啶脲或氟玲脲的复配制剂,该制剂为乳油,按占乳油总重量的百分比计,它由10%~50%有效成分、1%~15%的乳化剂、1~10%的渗透剂和余量的溶剂组成,所述有效成分由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或氟铃脲复配而成,甲基嘧啶磷和氟啶脲的重量比为1:15~15:1,优选1:5~10:1,甲基嘧啶磷和氟铃脲的重量比为1:20~20:1,优选1:10~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9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