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9093.2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徐惊雷;汪阳生;蒋晶晶;陈匡世;汪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1/82 | 分类号: | F02K1/8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对称 体型 喉道 偏移 气动 矢量 喷管 | ||
1.一种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包括喷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本体的后体型面呈非对称设置;
所述喷管本体的非对称后体型面,以具有对称后体型面的既有矢量喷管本体为基础,通过延长该既有矢量喷管本体一侧的喷管外壁面型线,将该侧后体型面与喷管外壁面型线的连接位点从点A后移至点B,并保持该侧后体型面与喷管内壁面的连接位点C不变而形成;其中:点A为既有矢量喷管本体其中一侧的后体型面AC与前述既有矢量喷管本体同侧的喷管外壁面型线的连接位点;点B为所述喷管本体的后体型面BC与所述喷管本体的外壁面型线的连接位点;点C为既有矢量喷管本体其中一侧的后体型面AC与前述既有矢量喷管本体同侧的喷管内壁面的连接位点,同时,点C也为所述喷管本体的后体型面BC与所述喷管本体的同侧的喷管内壁面的连接位点;
通过流出喷管出口的主流与非对称喷管后体壁面相互作用产生的低压区,促进主流进一步贴近喷管后体壁面,实现了喷管矢量角的增加;
非对称的喷管后体壁面与喷管主流产生了强度不等、范围不同的相互作用,使得喷管俯仰矢量角不等;
所述喷管本体的斜面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选取准则为:γ+8≤α≤γ+12;其中:既有矢量喷管本体的斜面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90°,γ为该既有矢量喷管本体的气动矢量角;
斜面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45°≤α≤75°;此时,所述喷管本体与既有矢量喷管本体处于相同喷管工作落压比时,所述喷管本体的气动矢量角较既有矢量喷管本体的气动矢量角大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本体的后体型面,其中的一侧型面为型面a,另一侧型面则为型面b;型面a、型面b关于喷管本体的轴线呈非对称结构设置,且型面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不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型面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大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型面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45°≤α≤7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型面a位于喷管本体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管本体在既有矢量喷管本体一侧,所延长的喷管外壁面型线为喷管延长段AB,该侧后体型面为斜面BC;所述斜面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可调,所述喷管延长段AB的长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对称后体型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斜面BC与喷管内壁面相邻的型面为平直型面,而斜面BC与喷管外壁面型线相邻的型面为外突曲面,且平直型面与外突曲面之间光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90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