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宽宿主谱美人鱼发光杆菌噬菌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9241.0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庞茂达;王冉;张辉;孙利厂;包红朵;吴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5/76;A61P31/04;A23K10/18;A23K50/80;A01N63/40;A01P1/00;C12R1/9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宽 宿主 美人鱼 发光 杆菌 噬菌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裂解美人鱼发光杆菌的噬菌体FSN17‑1 Photobacterium damselae phage FSN17‑1,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393;该美人鱼发光杆菌噬菌体在30‑60℃和pH为5.0‑9.0的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存活,亲水性好,裂解谱广,对美人鱼发光杆菌均具有很强的裂解能力,并且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该病原菌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美人鱼发光杆菌噬菌体菌株及其在防治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是一种革兰阴性菌,是美人鱼发光杆菌病的病原菌。美人鱼发光杆菌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能够感染多种海洋经济鱼类,且没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患病动物的典型特征为出血性败血症,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往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该病原亦能够感染人和哺乳动物,对于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
早在1963年,美人鱼发光杆菌即在美国切萨匹克海滨的白鲈和条纹鲈天然种群中发现,而自1990年至今,多个欧洲国家的养殖鱼群中均暴发了该病原的疫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我国曾经被认为是该病的无病疫区,但近年来我国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感染报道逐渐增多。2006年海南省卵形鲳鲹网箱养殖场、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半滑舌鳎养殖场、2010年福建省宁德市大黄鱼养殖场、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条石鲷网箱养殖场及201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大菱鲆养殖场均暴发了该病原,该病原的不断蔓延及暴发给我国渔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渔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亟须开发针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防控措施。
目前,针对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的防控措施主要为疫苗和抗生素。国内已有研究表明疫苗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苏友禄,郭志勋,冯娟,孙秀秀,王江勇.美人鱼发光杆菌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中国专利:CN101461940,2009-01-09)(张晓君,阎斌伦.半滑舌鳎美人鱼发光杆菌疫苗的制备与使用方法[P].中国专利:CN102139103A,2011-04-07),但是,一方面水产疫苗的研究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接种时操作难度比较大,普及度并不高,这都给美人鱼发光杆菌的预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针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治疗,抗生素一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为促进鱼类生长及控制疾病,选择长期使用抗生素,这就导致美人鱼发光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随着国家对兽用抗生素的限制使用,一些中草药复方制剂也被用来治疗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感染,但是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明且疗效不确切,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面临2020年我国饲料端“全面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等政策的制定,急需一种不依赖于抗生素且无副作用的防控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9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