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喷嘴加工的新工艺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9483.X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盛;马春力;韩超;伍岳;刘献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成立航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23D1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洁度 加工 准确度 燃油喷嘴 热影响区 粗糙度 航空航天技术 加工周期 孔壁表面 一致性好 界面处 热损伤 新工艺 圆柱度 圆度 锥度 去除 合格率 洁净 改进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达到了显著提高零件的合格率,使产品质量大幅度进行提高,同时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以及使孔的周围不存在热影响区,提高了准确度、精确度和光洁度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对燃油喷嘴的加工方法进行改进,能够使孔周围不存在热影响区,加工能够极好的去除规定的材料,而留下的加工界面处是没有受到热损伤的表面,极大地改善了孔壁表面性能,同时提高了准确度和精确度,并且孔的光洁度极高,其粗糙度可达到Ra≤0.1μm,因而可得到极好的性能,而且孔的一致性好,加工的这些完整而洁净的孔,其圆度、圆柱度、锥度和粗糙度都达到高度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油喷嘴加工的新工艺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燃油喷嘴的功能就是将燃油雾化,加速混合气的形成,保证稳定燃烧和提高燃烧效率。长久以来,我国发动机制造技术始终是制约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瓶颈,产品的质量不过关来自两方面:一是材料技术;二是材料加工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燃气轮机是发动机的三大关键部件之首,其性能决定发动机的好坏。燃油喷嘴的加工一直影响着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加工的质量是由加工的技术决定的。
以前传统的加工技术很多,例如电火花加工技术比较普遍,但是加工精度及质量不高,这是由该技术在实际的加工原理决定,电加工的成型机理决定。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放在工作液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烧蚀导电材料的特殊加工方法。电极制造困难,加工好的部件容易磨损,加工速度慢,一致性不好、加工精度不高。排除孔内的加工屑比较困难,不易散热,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烧蚀后的零件表面质量很粗糙,产生的重熔层也很容易引起生锈,孔的尺寸精度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燃油喷嘴加工的新工艺研究方法,达到了显著提高零件的合格率,使产品质量大幅度进行提高,同时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以及使孔的周围不存在热影响区,提高了准确度、精确度和光洁度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油喷嘴加工的新工艺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理的选择和设置加工基准是加工喷嘴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工序基准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尽可能用设计基准作工序基准,当选用设计基准为工序基准有困难时,可另选工序基准,但必须保证零件的设计尺寸和技术要求;
②所选工序基准应尽可能用于工件的定位和工序尺寸的检验;
③多次修复基准,避免加工过程由于基准原因造成的误差累计;
2)零件加工路线的确定,工艺路线的安排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加工工序划分的原则主要有:
①粗、精加工分序法:对单个零件要先粗加工、半精加工而后精加工,或者一批零件,先全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最后进行精加工,粗精加工之间,最好隔一段时间,以使粗加工后零件的得到充分恢复,在进行精加工,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②按加工部位分序法,一般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后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精度要求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3)对喷口结构的改变采用磨削和扩孔研磨的方式来进行,并采用高精度的接触测量的手段来测量孔结构尺寸,精确地评估喷嘴尺寸精度对喷嘴性能的一致性带来的影响,例如使用五个离心式喷嘴,如图1-2所示,通过改变每个离心式喷嘴的孔径结构尺寸进行试验,如图3所示;
①将喷嘴各个零件和试验工装用螺纹紧固在一起,在试验中不能拆分,避免零件位置的窜动和多次装配的误差对性能产生影响,然后通过试验验证新的加工工艺对喷嘴性能的提高数值;
②喷嘴出口压力为大气压,环境温度常温,燃油温度20~28℃,燃油流量采用容积法,记录压力为表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成立航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成立航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9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