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冷却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9702.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凤;吕婵娟;李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聚科创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F27D17/00;C21B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马瑞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冷却 通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水冷却通道,包括:供铁水流动的通道本体、包覆在通道本体外部的散热壳、设置在散热壳与通道本体之间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末端与余热回收管路连通。本发明在通道本体的外壁设置散热壳,使散热壳与通道本体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供水流过,快速流动的水在通道本体的外壁上吸收热量,使水变成水蒸气进入余热回收管路,对铁水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
背景技术
转底炉熔融还原技术是将配料、混料、制球和干燥后的含碳球团加入到具有环形炉膛和可转动的炉底的转底炉中,在1350℃左右炉膛温度下,在随着炉底旋转一周的过程中,铁矿被碳还原。
由于现有的转底炉在铁水冷却时散发的热量无法利用,造成热能的浪费,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利用能源的铁水冷却通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水冷却通道。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水冷却通道,包括:供铁水流动的通道本体、包覆在通道本体外部的散热壳、设置在散热壳与通道本体之间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末端与余热回收管路连通。本发明在通道本体的外壁设置散热壳,使散热壳与通道本体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供水流过,快速流动的水在通道本体的外壁上吸收热量,使水变成水蒸气进入余热回收管路,对铁水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使用效果较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流通道为至少一根弯曲的盘绕管,所述盘绕管内通有冷却水。本发明的铁水冷却通道采用水冷的方式冷却铁水,传递热量的热水可以供整个厂区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壳的外壁还设有防烫隔离层。本发明在散热壳的外部设置防烫隔离层的目的,是防止作业人员误触碰散热壳后烫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烫隔离层由耐火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水冷却通道和散热壳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末端与余热回收管道的进热端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管道内流动有经密封腔加热的热蒸汽。本发明将余热回收管道与密封腔密封连接,最大限度的减小热量散失,同时有效预防了密封腔内的热蒸汽外泄后伤害操作人员,保证外部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绕管呈蛇状分布在铁水冷却通道和散热壳之间,所述盘绕管在进水侧弯曲盘绕,所述盘绕管在出水侧为直线型。本发明在进水侧设置成弯曲盘绕状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加热盘绕管内的冷却水,在出水侧设置成直线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盘绕管内热蒸汽的热量损失,经铁水加热的热蒸汽直接导入余热回收管路。
附图说明
图1为节能型转底炉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转底炉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铁水冷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底炉本体;11、方形炉体;11-1、烧嘴;11-2、煤气口;11-3、补风喷嘴;12、旋转装置;2、煤气柜;3、压块组件;4、煤气管网;5、铁水冷却通道;51、通道本体;52、散热壳;53、盘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聚科创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聚科创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9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尾气排放管
- 下一篇: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