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液用多功能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0147.7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关伟;陈泉洲;谢志刚;杨俊;陈箐箐;胡嘉木;谢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0;C02F1/56;C02F1/72;C02F10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水处理剂 垃圾渗滤液 改性 生活垃圾渗滤液 聚丙烯酰胺 椰壳活性炭 重金属离子 处理工艺 电气石粉 多重功能 高铁酸钾 膨胀石墨 丝瓜纤维 有机物质 麦饭石 渗滤液 叶腊石 有效地 重量份 棕榈皮 灭菌 辣木 去除 吸附 絮凝 制备 树皮 微生物 细菌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用多功能水处理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丙烯酰胺43~46份、叶腊石18~22份、麦饭石18~22份、膨胀石墨18~22份、改性棕榈皮33~36份、改性丝瓜纤维25~30份、椰壳活性炭22~26份、辣木树皮粉10~12份、电气石粉13~16份、高铁酸钾8~11份。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用多功能水处理剂兼具絮凝、氧化、吸附、灭菌等多重功能,不仅能够高效地去除生活垃圾渗滤液中有害的有机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还能够有效地杀灭渗滤液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减轻对后续的处理工艺产生的负担和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用多功能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总量逐年增长。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和填埋,无论那种方法处理垃圾,都将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生活垃圾渗滤液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相比,渗滤液具有更为明显的特点,其水质成分相当复杂,一般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盐、SS及氨氮,还含有很多细菌及微生物。在前期预处理时,如果不对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盐、微生物等进行处理,会对后期采用的A/O工艺、膜处理工艺等造成很大的负担和影响,还会大量增加处理后产生的浓缩液的量,而浓缩液一般不具有可生化性,处理工艺更加麻烦。
因此,为了便于后续更好地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提高出水水质,降低浓缩液量,需要研制出一种更高效的水处理剂,用于在预处理时更好地去除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盐以及微生物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絮凝、氧化、吸附、灭菌等多重功能的垃圾渗滤液用多功能水处理剂,不仅能够高效地去除生活垃圾渗滤液中有害的有机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还能够有效地杀灭渗滤液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减轻长期填埋过程中垃圾渗滤液中存在的大量细菌、高浓度有机物及重金属盐对后续的处理工艺产生的负担和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用多功能水处理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丙烯酰胺43~46份、叶腊石18~22份、麦饭石18~22份、膨胀石墨18~22份、改性棕榈皮33~36份、改性丝瓜纤维25~30份、椰壳活性炭22~26份、辣木树皮粉10~12份、电气石粉13~16份、高铁酸钾8~11份。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丙烯酰胺45份、叶腊石20份、麦饭石20份、膨胀石墨20份、改性棕榈皮35份、改性丝瓜纤维28份、椰壳活性炭25份、辣木树皮粉11份、电气石粉15份、高铁酸钾10份。
进一步,所述改性棕榈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干燥的棕榈皮粉碎成粉末,然后以质量比为9~10:100向反应器中加入过硫酸铵和所得的棕榈皮粉末,再加入适量水浸泡反应器中的物料,同时不断通入氮气,以排出反应器中的空气;
(2)将反应器加热至60~70℃,并以160~165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器中的物料,搅拌时间为40~45min,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以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加入后继续以160~165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150~160min,之后停止搅拌,待反应器中物料冷却至室温后,倒出过滤,并收集滤渣;
(3)将所得滤渣先用蒸馏水洗涤3次,再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然后用浓度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2h,之后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直至清洗液显示为中性为止;
(4)将洗净后的滤渣在60~6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即为改性棕榈皮。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混合物的加入量为棕榈皮粉末质量的3~4倍,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棕榈皮粉末质量的3~3.5%;在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中,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0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