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机引锭方法、连铸机链式引锭杆与连铸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0540.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钢;华志敏;程俊;汪广军;王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锭杆 连铸机 引锭 链式 连铸机系统 加长 工艺设定 工作模式 结构优化 施加压力 弹簧板 拉矫机 平稳性 钢水 对拉 矫机 拉矫 热坯 受力 下压 压辊 铸锭 改进 增设 干涉 转换 生产 | ||
一种连铸机引锭方法,在该连铸机引锭方法中,本发明对引锭杆进行了结构优化,同时对拉矫机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本发明引锭时引锭杆行走的稳定性,降低钢水的波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套连铸机链式引锭杆以及一套连铸机系统,该连铸机链式引锭杆通过对引锭杆进行加长,同时增设弹簧板,能够提高其引锭行走时的稳定性,该连铸机系统使用了上述的连铸机链式引锭杆,其铸锭生产质量得到了提升。本发明的改进重点在于:加长引锭杆的设计长度,使各拉矫机同时对引锭杆作用施加压力,减少在引锭过程中拉矫机上压辊下压时对引锭杆行走造成的干涉;改变工艺设定,提前转换热坯压,使引锭杆受力情况改善,提高运行的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连铸机引锭方法与一种连铸机链式引锭杆以及一种连铸机系统。
背景技术
引锭杆是连铸炼钢的重要装置之一,起到将钢水从结晶器中牵引至拉矫机的关键作用。
目前,引锭杆分为链式引锭杆和刚性引锭杆两种。由于刚性引锭杆长度尺寸较大,存在使用、存放等诸多方面的不便,因此被逐渐淘汰。而链式引锭杆由于其结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连铸机中。链式引锭杆是由数十节链节组成,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存放空间较小、投资成本低、施工工期快等优点,已经成为了连铸领域内主流的引锭装置。
链式引锭杆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例如:构成链式引锭杆的多个链节中,相邻的两个链节之间一般是采取搭接或凸凹槽结合的链接方式,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引锭杆的上弯及下绕情况发生,这样会导致引锭杆在行走过程结构的不稳定,当上述的不平稳状况突变时,会造成引锭杆行走的顿挫,直接导致所牵引的钢水在结晶器内液面出现大幅的波动,从而使钢水因液面波动超标而报废。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为保证钢水的纯净度,当出现超标波动点时必须取一段距离的铸坯进行报废处理,当牵扯到定尺铸坯时,因上述波动造成的铸坯报废量还会提高。
因此,为了提高连铸机钢水收到率和减少现场废品的产生,必须要对引锭杆开浇行走不稳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目前,传统的弧形连铸机所使用的链式引锭杆在钢水开浇过程中,因引锭杆链节之间的弯曲变形,会导致引锭杆以及钢锭运行过程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会造成连铸机合格铸坯的大量报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引锭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连铸机各项指标,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机引锭方法,该连铸机引锭方法具体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拉矫机的设置数量对引锭杆的长度进行设定,并保证引锭杆的起始端自结晶器开始、其末端不短于最后一台拉矫机;
步骤二、将引锭杆布置到拉矫机上并使得全部的拉矫机上的压辊下落压住引锭杆;
步骤三、根据铸坯的端面尺寸以及形状对拉矫机的下压压力进行调整。
优选地,当铸坯为300*400mm矩形铸坯或直径为390mm或直径为330mm的圆形铸坯时;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如下:调整第一台拉矫机上压辊的下压压力为热坯压力,其他拉矫机在距离红坯13.5-14.5m的距离时,调整其压辊的下压压力为热坯压力。
优选地,当铸坯为180*220mm矩形铸坯或直径为270mm的圆形铸坯时;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如下:调整全部拉矫机的压辊的下压压力为7.5-8.5Mpa,自第一台拉矫机开始,在距离红坯2-3m时根据工艺设定改变其压辊的下压压力。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铸机链式引锭杆,包括链节、连接节以及尾节,由多个所述链节依次铰接形成有直线型且长度为L的引锭杆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0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