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快速瞬变互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0827.9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8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6;H01F3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大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部 互感器 绕线骨架 二次绕组 屏蔽隔板 一次绕组 引线部 瞬变 铁芯 缠绕 抗快速瞬变干扰 端部开口 两端开口 中空结构 隔开 竖直 伸出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快速瞬变互感器。所述互感器包括:绕线骨架、屏蔽隔板、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绕线骨架包括绕线部和引线部;绕线部为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绕线部的端部开口向四周延伸出引线部;屏蔽隔板将绕线部隔开,形成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第一绕线部的外侧缠绕一次绕组,第二绕线部的外侧缠绕二次绕组;铁芯沿竖直方向套设在绕线骨架外。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互感器的抗快速瞬变干扰能力,且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感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快速瞬变互感器。
背景技术
互感器又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的统称,其能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抗快速瞬变能力是检验互感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电路中,诸如来自切换瞬态过程(闪电、接电故障及切断感性负载等引起的瞬时扰动),通常会对同一电路中的其他电气和电子设备产生干扰。互感器测试抗快速瞬变就是检验互感器在正常输入的交流信号中混入一个瞬变的高幅值、短上升时间、高重复率和低能量的一个脉冲群信号,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大小,正常情况下,互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波形正常,尖峰、毛刺越少,表示互感器抗快速瞬变能力越强。
目前,对于电流互感器,通常在绕线骨架外缠绕二次绕组,在二次绕组外设置屏蔽层,在屏蔽层外缠绕一次绕组,对于电压互感器,其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一次绕组、屏蔽层和二次绕组,可见,现有的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是耦合在一起的,这样就导致互感器的抗瞬变干扰能力较差。现有的为了提高互感器的抗瞬变干扰能力,通过在互感器输出端并联电容或输入与屏蔽之间并联电容将骨架型改成环形,或者将单层屏蔽改成双层加宽屏蔽,但这些措施都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快速瞬变尖峰,并且这些措施可能受互感器性能、尺寸及工艺成本的限制,不符合批量制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快速瞬变互感器,以大大提高互感器的抗快速瞬变干扰能力,且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抗快速瞬变互感器,包括:绕线骨架、屏蔽隔板、屏蔽、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
所述绕线骨架包括绕线部和引线部;所述绕线部为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绕线部的端部开口向四周延伸出所述引线部;所述屏蔽隔板将所述绕线部隔开,形成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一绕线部的外侧缠绕所述一次绕组,所述第二绕线部的外侧缠绕所述二次绕组;所述铁芯沿竖直方向套设在所述绕线骨架外。
可选的,外露于所述绕线部外壁的屏蔽隔板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隔板屏蔽层。
可选的,所述一次绕组或所述二次绕组的外侧还设置有绕组屏蔽层。
可选的,所述引线部包括一次引线部和引脚部;所述绕线部的上端开口向顶端或侧面延伸出所述一次引线部;所述一次引线部用于引出一次绕组的引出线;所述绕线部的下端开口向四周延伸出所述引脚部;所述引脚部用于引出一次绕组的引出线、二次绕组的引出线、所述隔板屏蔽层的引出线和所述绕组屏蔽层的引出线,或用于引出二次绕组的引出线、所述隔板屏蔽层的引出线和所述绕组屏蔽层的引出线。
可选的,所述引脚部上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用于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快速瞬变互感器,包括:绕线骨架、屏蔽隔板、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绕线骨架包括绕线部和引线部;绕线部为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绕线部的端部开口向四周延伸出引线部;屏蔽隔板沿水平方向将绕线部隔开,形成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绕线部、引线部和屏蔽隔板浇筑一体成型;第一绕线部的外侧缠绕一次绕组,第二绕线部的外侧缠绕二次绕组;铁芯沿竖直方向套设在绕线骨架外。本发明通过设置屏蔽隔板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隔离开,显著提高了互感器的抗快速瞬变干扰能力,且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0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拉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