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动离合机构以及用于汽车的内饰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2336.8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轴承组件 联动离合机构 运动件 内饰组件 汽车 第二盖体 第一盖体 储物盒 感官 基底 联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动离合机构,包括彼此配合且分别与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连接的第一单向轴承组件和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单向轴承组件和第二单向轴承组件联动;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单向轴承组件或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分离;在第三状态下,第一单向轴承组件或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分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内饰组件,包括具有储物盒的基底;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盖体;在第二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二盖体;以及联动离合机构。根据本发明的联动离合机构和用于汽车的内饰组件,通过第一单向轴承组件和第二单向轴承组件来同时兼顾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的感官质量和使用自由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联动离合机构以及用于汽车的内饰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汽车中常见的对向开启的双开门储物盒,当按动一个按钮时该储物盒的两扇门会同时打开。在现有技术中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此运动:第一种是在储物盒的两扇门上分别独立安装驱动弹簧与阻尼,从而使两扇门分别依靠各自的弹簧实现开启(以下简称非联动双开门);第二种是使储物盒的两扇门之间依靠齿轮联动,弹性驱动一侧的门开启时另一侧门也随之开启(以下简称联动双开门)。
然而,利用非联动双开门的方式(例如CN204172791U中公开的此类非联动双开门储物盒),可以独立关闭储物盒的任意一侧门,使得用户使用自由度更高,但是由于弹簧、阻尼及各零件存在制造公差,难以保证两扇门开启时的同步性,因此感官质量难以保证。而利用联动双开门的方式(例如CN2014205000384中公开的此类联动双开门储物盒),在储物盒开启时,通过齿轮能够完全保证两扇门的运动同步性,感官质量容易保证,但关闭一侧门时另一侧门也会随之同步关闭,因此无法实现一扇门关闭而另一扇门打开的状态,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自由度。
另外,现有的对开双门同步打开联动技术,还存在着一种问题,当双门对开过程中,始终保持同步运动,一旦有人为阻碍或者机械故障导致其中一侧的门停止运动,另一侧门也会停止,可能需要人为操作或者无法打开储物盒取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感官质量和使用自由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联动离合机构以及用于汽车的内饰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联动离合机构,包括彼此配合且分别与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连接的第一单向轴承组件和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单向轴承组件和第二单向轴承组件联动以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运动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顺时针运动与所述第二运动件从第三位置到第四位置的逆时针运动保持同步;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单向轴承组件或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分离以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运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到所述第一位置的逆时针运动与所述第二运动件从所述第四位置到所述第三位置的顺时针运动不相关;在第三状态下,第一单向轴承组件或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分离以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运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顺时针运动的停止与所述第二运动件从所述第三位置到所述第四位置的逆时针运动不相关,或者配置为使所述第二运动件从所述第三位置到所述第四位置的逆时针运动的停止与所述第一运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顺时针运动不相关。
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组件包括第一内环齿轮和第一外环齿轮,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包括第二内环齿轮和第二外环齿轮;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环齿轮和第一外环齿轮接合且所述第二内环齿轮和第二外环齿轮接合;在所述第二和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环齿轮和第一外环齿轮分离且所述第二内环齿轮和第二外环齿轮接合,或者所述第一内环齿轮和第一外环齿轮接合且所述第二内环齿轮和第二外环齿轮离。
所述联动离合机构还包括两根转轴和装配支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组件分别套设在所述两根转轴上并通过装配支架完成安装。
所述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第二内环齿轮或与所述第一、第二外环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2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附件托盘
- 下一篇:一种塑料行李架尾端盖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