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极辊车削减振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2408.9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7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亮;李俊峰;马延枫;何楠;庞勇;张立平;贺泳华;李长洪;吕建卫;罗振;张金锁;张海锋;穆为迎;姚蕾;陈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5/00 | 分类号: | B23B25/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2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 减振段 阴极辊 工装 缓冲 圆弧面 贴合 轴圆周表面 表面加工 车床尾座 加工效率 制造成本 削减 防滑槽 网格形 止动销 弧面 夹持 加工 装配 | ||
一种阴极辊车削减振工装,包括四个减振爪和止动销,所述减振爪中部以下一端的两个表面分别加工成圆弧面,形成了该减振爪上的缓冲减振段。所述缓冲减振段的端面为与所述阴极辊轴圆周表面相贴合的夹持弧面。在该减振爪与车床尾座贴合的表面加工有网格形的防滑槽。减振爪中部以下一端的两个表面分别加工成圆弧面,形成了该减振爪上的缓冲减振段。本发明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本发明不需要频繁的更换,从而也去除了原来的工装装配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行业,具体是一种阴极辊的车削减振工装。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阴极辊是电解铜箔生产中重要的零件,阴极辊的加工精度是影响铜箔制品品质的重要因素。阴极辊外型结构为圆柱体,加工方式为车削加工,因此保证阴极辊的车削加工精度是保证阴极辊整体精度至关重要的环节。
由于阴极辊为两端细长轴,中间辊体部位与两端细长轴直径差较大,重量主要分布在中间辊体部位,以2米规格的阴极辊为例,其两端细长轴直径约为Φ300,中间辊体直径为Φ2000。因此车削时由于两端细长轴刚性较差,在卧车装夹后静止状态时细长轴就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加工过程中阴极辊呈低速旋转状态下挠度变形后产生旋转的惯性力矩成周期性的作用在两端四爪上,车削过程中产生系统性的振动,导致加工精度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在目前阴极辊的车削加工采用的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为:阴极辊细长轴轴头预加工有四方形夹持部分,圆盘形的工装中心加工有内四方凹槽,使用时该凹槽与轴头四方形夹持部分相配合,尾座四爪夹持圆盘形工装外圆。该工装存在以下问题:①制造精度无法满足要求,阴极辊轴头的夹持部分与工装内孔装配后存在间隙,影响精度。②该工装的四方凹槽与阴极辊轴头夹持部分为配作而成,不具备互换性及通用性,一套工装仅能使用一次,制造成本高。③该工装与阴极辊形成的刚性连接体,不具备减振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阴极辊车削工装无法减振,加工精度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阴极辊车削减振工装。
本发明包括四个减振爪和止动销,所述减振爪中部以下一端的两个表面分别加工成圆弧面,形成了该减振爪上的缓冲减振段。所述缓冲减振段的端面为与所述阴极辊轴圆周表面相贴合的夹持弧面。
在该减振爪与车床尾座贴合的表面加工有网格形的防滑槽。
在该减振爪中部以上一端的两个表面有车床尾座安装孔和止动销的安装孔。
所述四个减振爪分别与所述车床尾座固连,并使各减振爪有防滑槽的表面与车床尾座贴合。将阴极辊轴的一端装入由四个减振爪的夹持面圆弧形成的空间圆周内并夹持在所述车床尾座上,并使各减振爪的弧形端面与该阴极辊轴的圆周表面贴合。
本发明所述的减振工装包括四个减振爪、用于连接减振爪与尾座四爪的螺钉和止动销。减振爪外型为长方体,其宽度与车床尾座上的四爪宽度相同。减振爪中部以下一端的两个表面分别加工成圆弧面,形成了该减振爪上的缓冲减振段。缓冲减振段圆弧面的半径大小及该处的最薄壁厚应根据所加工阴极辊的重量及直径确定,既要保证减振爪具有足够的强度又能起到缓冲减振的效果。所加工1800mm、2000mm和2700mm三种直径的阴极辊所采用的减振爪圆弧半径范围为100mm~200mm,最薄处壁厚为20mm~40mm。缓冲减振段的端面为与阴极辊轴圆周表面相贴合的夹持弧面,圆弧大小与阴极辊轴端直径相同,在该夹持弧面上加工有网格形的防滑槽。在减振爪中部以上一端的两个表面有用于连接车床尾座的通孔,以及止动销的安装孔。在减振爪与车床尾座贴合的表面加工有网格形的防滑槽。
连接螺钉为内六方螺钉,螺钉大小的选择应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并可以承受阴极辊旋转时由重力及惯性力所产生的剪切力。减振爪上的沉台孔直径及深度与内六方螺钉配做。
止动销为圆柱体,与减振爪和尾座四爪上的销孔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2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主轴油气润滑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冷凝器轴承孔返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