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向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2500.5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张金伟;胡胜龙;张林;唐俊;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6 | 分类号: | F16K1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阀片 单向阀结构 阀进口 阀座 单向阀 流体 零部件 中空腔体结构 单向阀打开 单向流通 开启压力 流体压力 密封接触 自然状态 传统的 可靠度 下密封 中空腔 弹簧 钢球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阀结构,包括阀座(1)、弹性阀片(2),所述的阀座(1)为中空腔体结构,在阀座(1)上开设阀进口(5),所述弹性阀片(2)一端固定连接在阀座(1)中空腔体内、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密封住阀进口(5);当来自阀进口(5)的流体压力超过弹性阀片(2)设定开启压力时,所述弹性阀片(2)与阀进口(5)之间的密封接触解除,单向阀打开。与传统的单向阀结构相比,本发明可以取消弹簧、钢球等零部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使单向阀结构更简单,实施成本更低;且弹性阀片与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提高单向阀对流体的单向流通控制的可靠度,提升了单向阀的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向阀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一种单向阀结构。
背景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的凸轮轴转相器依靠液压油来控制其调相作用,对于液压油不同方式的利用,决定着凸轮轴转相器的调相速度。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单向阀通常是采用弹簧与钢球相互配合的结构设计,通过弹簧控制钢球的复位来实现流体的单向流通。这种单向阀结构中,不仅零部件较多,导致单向阀结构复杂,实施成本较高,而且单向阀自身体积较大,也需要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另外,单向阀中的钢球在长期的往复运动中容易磨损,进而导致单向阀对流体的单向流通控制的可靠度降低,影响了单向阀的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单向阀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流体的单向流通控制可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向阀结构,包括阀座、弹性阀片,所述的阀座为中空腔体结构,在阀座上开设阀进口,所述弹性阀片一端固定连接在阀座中空腔体内、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密封住阀进口;当来自阀进口的流体压力超过弹性阀片设定开启压力时,所述弹性阀片与阀进口之间的密封接触解除,单向阀打开。
优选地,所述的阀座上设置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凸起设置若干个,所述的若干个限位凸起在阀座上为不对称结构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阀座上固定连接阀片挡板,所述的阀片挡板限制弹性阀片相对于阀进口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的阀座上开设沉头槽,所述的沉头槽覆盖阀进口。
优选地,所述的阀座是由阀外壳与阀底座固定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阀外壳与阀底座之间是通过注塑方式固结组合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阀片是由遮挡片与L形结构的悬臂一端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悬臂另一端与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悬臂在自然状态下使遮挡片弹性密封住阀进口。
优选地,所述的遮挡片为椭圆形结构板材。
优选地,所述的阀进口为椭圆形结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阀片与阀座上的阀进口形成弹性接触密封结构,并在阀进口的流体压力超过弹性阀片设定开启压力时,弹性阀片与阀进口之间的密封接触解除,以此实现流体的单向流通。因此,与传统的单向阀结构相比,本发明可以取消弹簧、钢球等零部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使单向阀结构更简单,实施成本更低;并且,弹性阀片与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提高单向阀对流体的单向流通控制的可靠度,提升了单向阀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单向阀结构的三维构造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单向阀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单向阀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单向阀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2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单向堵水阀
- 下一篇:高压气体密闭容器自动泄压保压机构及自动泄压保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