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3171.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谭毅成;朱佐祥;向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17 | 分类号: | C04B35/117;C04B35/64;C04B35/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料,其中,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原料包括如下组分:40%~65%的氧化铝、5%~10%的氮化硼、5%~10%的氮化铝、5%~10%的碳化钛、5%~10%的碳化硼、5%~10%的碳化锆及10%~20%的助烧剂,所述助烧剂选自三氧化二铁、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硅、氧化钙、二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锂及碳化硅中的至少两种;
将所述混合料成型,得到坯体;及
将所述坯体烧结,得到氧化铝陶瓷;
所述氧化铝的粒径为100纳米~500纳米,中位粒径为150纳米~250纳米;所述氮化硼的粒径为150纳米~300纳米,中位粒径为175纳米~275纳米;所述氮化铝的粒径为150纳米~300纳米,中位粒径为175纳米~275纳米;所述碳化钛的粒径为150纳米~300纳米,中位粒径为175纳米~275纳米;所述碳化硼的粒径为150纳米~300纳米,中位粒径为175纳米~275纳米;所述碳化锆的粒径为150纳米~300纳米,中位粒径为175纳米~275纳米;所述助烧剂的粒径为150纳米~300纳米,中位粒径为175纳米~275纳米;
将所述坯体烧结的步骤包括:在保护气体的气氛中将所述坯体在1350℃~1450℃下常压烧结,然后再在保护气体的气氛中在1200℃~1350℃下热等静压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烧剂包括所述三氧化二铁、所述氧化钠、所述氧化钾、所述二氧化硅、所述氧化钙、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镁、所述氧化锌、所述氧化锂及所述碳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助烧剂包括:5%~15%的所述三氧化二铁、5%~15%的所述氧化钠、5%~15%的所述氧化钾、5%~15%的所述二氧化硅、5%~15%的所述氧化钙、5%~15%的所述二氧化钛、5%~15%的所述氧化镁、5%~15%的所述氧化锌、5%~15%的所述氧化锂及5%~15%的所述碳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所述氮化铝、所述碳化钛、所述碳化硼及所述碳化锆的晶相均为立方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为六方氮化硼、菱方氮化硼或纤锌矿氮化硼;所述氮化铝的晶相为六方晶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混合料成型的方法为注射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坯体烧结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坯体进行排胶处理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原料混合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原料与成形剂在150℃~170℃下混合密炼6小时~12小时;其中,所述原料与所述成型剂的质量百分比为(80%~90%):(10%~20%),所述成形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40%~60%的石蜡、10%~30%的表面活性剂和10%~50%的有机填料,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所述有机填料为聚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铝陶瓷。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氧化铝陶瓷在制备陶瓷劈刀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31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