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冷风芯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3245.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宴辉;徐正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3 | 分类号: | F28D1/03;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流 空调冷风 芯体 翅片层 出液管 进液管 开口端 连通 载冷剂流道 叠加设置 二次回路 换热设备 流动阻力 制冷系统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冷风芯体。该空调冷风芯体,包括主体、多个翅片层、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侧,主体包括多个叠加设置且彼此连通的液流层,翅片层设置在相邻的液流层之间,液流层内设有多个U型流道,相邻两个液流层的U型流道中,其中一个液流层的U型流道的开口端,连通于另一个液流层的U型流道同一侧的开口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冷风芯体内的载冷剂流道流动阻力小,适用于二次回路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冷风芯体。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有两种制冷方式,分别为直接制冷和二次回路制冷。二次回路制冷是指将较低温度的载冷剂送入处于乘员舱的空调端。随着新型环保制冷剂的广泛应用,采用载冷剂的二次回路制冷系统在汽车空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这是因为部分新型环保制冷剂存在易燃易爆或着高压力的危险,而不能进入乘员舱,所以需要通过二次回路制冷系统进行制冷。
现有技术中,在直接制冷的系统中,乘员舱内的空调端一般设有蒸发器芯体,该芯体内设有制冷剂流道和空气流道,但是该芯体不能直接运用到二次回路制冷系统中,因为蒸发器芯体内的制冷剂流道中通常设有凸块或通孔来使制冷剂得到充分地蒸发,但是这些结构不利于流体的流动,增大了流动阻力,不适用于二次回路制冷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空调冷风芯体,该芯体内的载冷剂流道流动阻力小,适用于二次回路制冷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冷风芯体,包括主体、多个翅片层、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主体包括多个叠加设置且彼此连通的液流层,所述翅片层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液流层之间,所述液流层内设有多个U型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液流层的U型流道中,其中一个所述液流层的U型流道的开口端,连通于另一个所述液流层的U型流道同一侧的开口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流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板,两个所述主板间形成所述多个U型流道。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第一侧面设有多个U型凹槽,多个所述U型凹槽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U型凹槽的开口端均位于所述主板的同一端,所述U型凹槽均关于所述主板的轴线对称。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第二侧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垂直于所述主板方向开有两个第一孔,两个所述第一孔分别与所述U型凹槽的开口端端部连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液流层的U型流道的同一侧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一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调冷风芯体还包括两个边板,两个所述边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包括进液圆管,所述进液圆管的一端设有进液连接部,所述进液连接部一侧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边板连接,所述进液连接部为中空结构,且分别与所述进液圆管的中空部和所述液流层内的流道贯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液管包括出液圆管,所述出液圆管的一端设有出液连接部,所述出液连接部一侧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边板连接,所述出液连接部为中空结构,且分别与所述出液圆管的中空部和所述液流层内的流道贯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连接部和所述出液连接部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面上均开有第二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连接部上的所述第二孔与所述液流层U型流道一侧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出液连接部上的所述第二孔与所述液流层U型流道另一侧的开口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3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况超冷横流闭式冷却塔
- 下一篇:面向石油化工的冷却用零件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