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3305.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野;王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8/16 | 分类号: | A61K38/16;A61K45/00;A61P37/04;C07K14/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念珠菌 分泌 半胱氨酸 蛋白 sel1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的用途。具体为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在制备宿主免疫应答激活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首次揭示了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所述的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白念珠菌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本发明所述的宿主免疫应答激活剂,通过白念珠菌分泌蛋白与宿主细胞TLRs相互作用,从而介导宿主抗真菌免疫反应,防御真菌入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的用途。
背景技术
每年全球将近三百万人罹患威胁生命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而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因缺乏有效的抗真菌药物而导致死亡。近年来免疫抑制剂使用的不断增加,真菌感染的情况日趋严重。而所有致病型真菌感染病例中,白念珠菌感染致死率高居首位。白念珠菌为人类最为常见的机会型致病真菌,50%健康人群携带白念珠菌,它常以共生形式寄居于人体粘膜、皮肤以及肠道,同时也是肠道共生菌群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免疫低下的人群,例如艾滋病人、癌症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等,白念珠菌则可能导致全身性系统感染,导致宿主器官衰竭,致死率更高达40%。
作为人体中最常见的机会型致病真菌,白念珠菌不仅能根据生存环境转变细胞形态(酵母态和菌丝态互换,白态与灰态互换)以适应生存,还能通过分泌一系列胞外蛋白助其生长。白念珠菌的分泌蛋白基因共计占全基因组大小的3.1%。感染过程中,白念珠菌能分泌不同的蛋白水解酶以降解宿主组织或蛋白以获取营养,其中包括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s),脂酶(Lips),磷脂酶(Plbs)等;白念珠菌还能分泌蛋白以助其获取金属离子,包括Pra1获取锌离子,Csa2获取铁离子。在不同的宿主环境中,白念珠菌不断重构其细胞壁结构,而分泌蛋白也再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Cht3,Mp65,Scw11,Sim1,Sun41,Tos1以及Xog1等。白念珠菌还可通过分泌肽Candidalysin直接破坏宿主上皮细胞,破坏上皮细胞屏障以助其入侵。此外,分泌蛋白还能抵抗宿主免疫攻击,包括利用Pra1抑制宿主补体激活,利用Saps降解补体等。
然而,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的功能尚未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的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或所述蛋白的促进剂在制备宿主免疫应答激活剂中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蛋白的促进剂是指提高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水平的物质。
具体的,所述提高Sel1水平可以采用各种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调节Sel1代谢通路以提高Sel1表达水平或提高Sel1活性;
(2)于细胞内直接增加Sel1水平。
可将Sel1递送至细胞内直接增加细胞内Sel1水平。
调节Sel1代谢通路可以是采用Sel1的促进剂来提高Sel1的活性或促进Sel1转录或表达,从而上调Sel1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激活剂是指当真菌入侵时,能够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对宿主的免疫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的分子。
进一步的,所述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能够刺激宿主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
所述免疫细胞选自巨噬细胞和/或树突状细胞。
进一步的,所述白念珠菌分泌型富半胱氨酸蛋白Sel1能够诱导宿主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上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3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