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双极组极耳折弯装置及折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4686.8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0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杨桃;耿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43/00;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折弯处 钢片 极组 极耳折弯装置 限位折弯 双极 锂离子电池 挡板 放置空间 折弯 盖板连接片 电池上盖 移动限位 折弯挡板 折弯钢片 连接片 下折弯 锂电池 盖板 滑轨 滑行 极柱 卡紧 上盖 上折 向内 微调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双极组极耳折弯装置,它限位折弯挡板通过滑轨在轨道内滑行来调节极组放置空间的距离,限位折弯挡板根据极耳折弯处到极组底部的长度来移动限位折弯挡板,从而使极耳折弯处到极组底部的长度与极耳放置空间的距离相对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双极组极耳折弯装置的折弯方法,调至与极耳折弯处到极组底部的距离相同;然后微调极耳与上折弯钢片(4)与下折弯钢片(5)的位置,使上下折弯钢片处于极耳折弯处;将盖板内限位折弯钢片(12)插入上盖与连接片之间,使钢片与极柱卡紧;沿着水平方向向内推电池上盖,使极耳与盖板连接片成S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双极组极耳折弯装置及折弯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电芯放入壳体这一过程,其中,在电芯放入壳体前,对和电池上盖相连的极耳进行折弯处理,工艺要求需要折弯后极耳呈S型或Z型,且尽量与顶盖平齐,但目前大部分都是人工进行折极耳操作,由于人工手力的差异,导致极耳折弯程度不一致,影响一致性和准确率。如果极耳折弯的位置不对,在电池使用或者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极耳与壳体相连而短路,产生安全隐患;或者在激光焊接时,因为极耳折弯程度不够,导致上盖与电池壳体接触不好,在激光焊机工作过程中,电池上盖翘起进而导致激光打在极耳上或者极组上造成极耳或者极组烧坏,使得电芯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双极组极耳折弯装置及折弯方法,它可以提高电池安全性以及降低电池的报废率,保证极耳折弯的一致性和准确率。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双极组极耳折弯装置,它主要包括上固定盖板和下固定基座,上固定盖板的一端设置为折弯端,下固定基座的一端设置为折弯端,上固定盖板的折弯端与下固定基座的折弯端为转动连接,上固定盖板绕下固定基座转动,在上固定盖板与下固定基座之间设有间隙Ⅰ,上固定盖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调节高度的上折弯钢片,上折弯钢片与上固定盖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下固定基座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调节高度的下折弯钢片,下折弯钢片与下固定基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下固定基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折弯挡板,限位折弯挡板包括平行板部分和竖直板部分,平行板部分与竖直板部分设置为一整体,在下固定基座的上表面设有轨道,平行板部分的底部的滑轨安装在轨道内,平行板部分通过螺丝Ⅲ与轨道为可拆卸连接,竖直板部分与下折弯钢片之间的间隙Ⅱ设置为极组放置空间,限位折弯挡板通过滑轨在轨道内滑行来调节极组放置空间的距离,限位折弯挡板根据极耳折弯处到极组底部的长度来移动限位折弯挡板,从而使极耳折弯处到极组底部的长度与极组放置空间的距离相对应。
所述的上固定盖板的横截面为横向的L形,所述的下固定基座的横截面为横向的L形。所述的上固定盖板的折弯端通过连接转轴与下固定基座的折弯端为转动连接。所述的上折弯钢片由上至下设有若干螺孔Ⅰ,在上固定盖板的另一端也设有螺孔Ⅱ,在上固定盖板另一端的螺孔Ⅱ和上折弯钢片对应高度的螺孔Ⅰ内插入螺丝Ⅰ将上固定盖板的另一端与上折弯钢片连接并可实现上折弯钢片高度的调节,所述的下折弯钢片由上至下设有若干螺孔Ⅲ,在下固定基座的另一端也设有螺孔Ⅳ,在下固定基座另一端的螺孔Ⅳ和下折弯钢片对应高度的螺孔Ⅲ内插入螺丝Ⅱ将下固定基座的另一端与下折弯钢片连接并可实现下折弯钢片高度的调节,上盖固定板和下固定基座为分开可调高度的两部分,通过调节上折弯钢片的高度和下折弯钢片的高度,高度为单极组高度的一半,再根据双极组的高度调节到刚好压紧极组的高度,从而达到压紧固定极组的目的。所述的上折弯钢片的底部靠近极耳的部位以及下折弯钢片的顶部靠近极耳的部位设置为圆角。所述的上折弯钢片与下折弯钢片的前部设有限位折弯钢片,限位折弯钢片的一端设有半圆形卡位,限位折弯钢片插入锂离子电池双极组的上盖与连接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4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片调角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钣金折弯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