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支覆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4994.0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0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肖本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支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远分支通过过渡段与主体支架连接,侧分支与远分支或主体支架连接,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相互贯通,过渡段包括引导部和与引导部连接的连接部,引导部与连接部围合成一个近端开口较远端开口大的中空结构,引导部和侧分支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侧,主体支架的中心轴与侧分支的中心轴共面并形成切割面,切割面与引导部相交,沿切割面切割引导部形成轮廓线,轮廓线与远分支相交的端点的切线延伸进入侧分支的近端开口中。本发明的分支覆膜支架可以降低导丝进入侧分支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支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累及分支血管的主腔血管疾病(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溃疡等)的问题日益凸显,以及分支血管血供重建的重要性被逐步发觉,如何能有效、便捷地同时治疗主血管和分支血管疾病已成为关注焦点。
通过微创手术将覆膜支架输送至病变血管位置,从而隔绝血流对病变血管持续压迫的影响,进而防止主腔血管疾病进一步恶化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见效快而成为医者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累及分支血管疾病进行治疗,通常步骤如下:首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设备的监测下,在主腔血管内放置一枚分支覆膜支架,分支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与主体支架相连的侧分支,使得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临近或对准分支血管入口;然后,在分支覆膜支架的内腔通入导丝,并使得导丝通过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进入分支血管内;最后,在导丝的引导下,依次经分支覆膜支架的主体支架和侧分支的内腔,向侧分支临近或对准的分支血管送入外周覆膜支架。这样分支覆膜支架通过主体支架修复了主腔血管的血流通道,又通过在侧分支连接外周覆膜支架的方式为分支血管提供了血供,保留了分支血管正常新陈代谢。
然而上述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在分支覆膜支架的内腔通入导丝时,由于导丝及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开口均位于分支覆膜支架内部,医生通过DSA观测时,由于受到分支覆膜支架的显影影响,易出现显影重叠的情况。这样不利于医生判断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开口与导丝的软头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加了导丝进入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支覆膜支架,以解决现有的导丝难以进入现有的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问题。
一种分支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远分支通过过渡段与主体支架连接,侧分支与远分支或主体支架连接,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相互贯通,过渡段包括引导部和与引导部连接的连接部,引导部与连接部围合成一个近端开口较远端开口大的中空结构,引导部和侧分支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侧,主体支架的中心轴与侧分支的中心轴共面并形成切割面,切割面与引导部相交,沿切割面切割引导部形成轮廓线,轮廓线与远分支相交的端点的切线延伸进入侧分支的近端开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部包括于其内壁上形成的轨道,轨道与轮廓线同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部包括两条于其内侧壁上形成的褶皱条,两条褶皱条及位于两条褶皱条之间的引导部的部分形成轨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轨道包括于引导部的内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凹槽与轮廓线同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侧分支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相连的第二段,第二段经第一段与远分支贯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段的近端指向第一段的远端方向,第一段的内径逐渐变小;第二段的内径与第一段的远端的内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支覆膜支架还包括显影结构,显影结构包括主体支架显影标记、引导部显影标记和侧分支显影标记,主体支架显影标记设于主体支架的近端上,引导部显影标记设于引导部的近端上,侧分支显影标记设于侧分支的近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4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天然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多层双取向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输送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