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熔再结合刚玉砖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452.5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鸣;修敬惠;马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八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熔 渗出 玻璃相 刚玉砖 烧成 高温力学性能 高岭土 抗蠕变性能 玻璃侵蚀 化学组成 技术改进 技术效果 创新性 结合剂 莫来石 氧化铝 废砖 骨料 熔块 制备 砖体 加热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熔再结合刚玉砖。该技术方案以AZS熔块或电熔AZS废砖为原料,加入少量高岭土或氧化铝作结合济。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电熔AZS骨料渗出玻璃相,和结合剂形成莫来石,使砖体烧成结,烧成温度需要1600~1700℃。本发明所制备的再结合制品其化学组成波动范围为:Al2O350~60%w/w,ZrO220~30%w/w、SiO214~20%w/w。本发明与电熔制品进行比较,玻璃相渗出现象大大减轻且渗出温度提高,同时具有较高的高温力学性能,尤其是抗蠕变性能,耐玻璃侵蚀性良好。本发明以创新性的技术改进实现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刚玉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熔再结合刚玉砖。
背景技术
电熔刚玉砖是在电弧炉中将氧化铝熔融后浇铸到指定的特定形状的模型中,通过退火保温,再通过金刚石磨具的加工,得到所需要的产品。电熔再结合刚玉砖是用纯净的氧化铝粉与含氧化锆65%、二氧化硅34%左右的锆英砂在电熔炉熔内化后注入模型内冷却而形成的的白色固体,其岩相结构由刚玉与锆斜石的共析体和玻璃相组成,从相学上讲是刚玉相和锆斜石相的共析体,玻璃相充填于它们的结晶之间。电熔铸砖制造工艺将精选的锆英石砂和工业氧化铝粉按1:1配合,外加少量碳酸钠、硼酸或硼砂,混合均匀,经1800~1900℃熔化后浇铸成型,可制得含ZrO2 33%的熔铸砖。在此基础上,采用部分脱硅锆英石砂作原料,可制得含ZrO2 36%~41%的熔铸砖。
理想的再结合锆刚玉砖产品应当同时具有高抗玻璃溶液渗透性、高抗腐蚀性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然而,由于工艺和配方设计不够合理,因此目前常规产品在抗热、耐震性能方面还有待提升,同时存在着玻璃相渗出现象,而且,目前的工艺在能耗方面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熔再结合刚玉砖,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相关产品其高温力学性能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降低电熔再结合刚玉砖制备工艺的能耗水平。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熔再结合刚玉砖,该电熔再结合刚玉砖的制备原料为:电熔AZS废砖75%w/w,氧化铝18%w/w,余量为高岭土。
作为优选,该电熔再结合刚玉砖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取电熔AZS废砖75%w/w,氧化铝18%w/w,余量为高岭土,混合后,以不低于1600℃的温度烧成。
作为优选,所述烧成的温度为1600~1700℃。
作为优选,所述烧成的温度不低于2000℃。
作为优选,所述电熔AZS废砖中玻璃相含量为15~25%w/w。
作为优选,以AZS熔块替换所述电熔AZS废砖。
作为优选,该电熔再结合刚玉砖的成分包括:Al2O3 50~60%w/w,ZrO2 20~30%w/w、SiO2 14~20%w/w。
本发明以AZS熔块或电熔AZS废砖为原料,加入少量高岭土或氧化铝作结合济。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电熔AZS骨料渗出玻璃相,和结合剂形成莫来石,使砖体烧成结,烧成温度需要1600~1700℃。熔块的化学-相组成十分均匀,玻璃相含量较少。废砖的化学相组成不均匀,玻璃相含量较多(15%~25%);再结合制品的化学组成波动范围为:Al2O3 50~60%w/w,ZrO2 20~30%w/w、SiO2 14~20%w/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八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八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