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503.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2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妙含;戴清政;周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盈科智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7/00;F21V33/00;F21Y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 光伏发电装置 动力控制舱 垃圾存放 垃圾入口 储能舱 存储 牵引 供电 分类 垃圾 外部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垃圾分类舱,垃圾存放舱,动力控制舱和储能舱;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设于所垃圾分类处理装置的外部;所述垃圾存放舱位于所述垃圾分类舱的下方;所述垃圾分类舱上设有垃圾入口,所述光伏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一部分用于为所述动力控制舱提供动力,另一部分存储于所述储能舱之中;所述动力控制舱用于对通过所述垃圾入口进入到所述垃圾分类舱内的垃圾进行分类。该垃圾分类处理装置不但无需另外供电,线路牵引方便,而且十分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及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一个相当棘手且迫在眉睫的难题。随着人们消费力度的不断加大,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分类,再经过回收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既能保环境,又可以回收有用垃圾,节约能源。
而现有的智能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因需要另外供电给其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不仅线路牵引不方便,而且不够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其不但无需另外供电,线路牵引方便,而且十分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垃圾分类舱,垃圾存放舱,动力控制舱和储能舱;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设于所垃圾分类处理装置的外部;所述垃圾存放舱位于所述垃圾分类舱的下方;所述垃圾分类舱上设有垃圾入口,所述光伏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一部分用于为所述动力控制舱提供动力,另一部分存储于所述储能舱之中;所述动力控制舱用于对通过所述垃圾入口进入到所述垃圾分类舱内的垃圾进行分类。
优选地,本发明的垃圾分类处理装置还包括垃圾类型输入装置,所述垃圾类型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垃圾种类以控制所述垃圾入口开启和使所述动力控制舱驱动所述垃圾分类舱执行分类动作。
优选地,所述垃圾类型输入装置为至少为触摸屏、语音输入装置、键盘输入装置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储能舱用于存放铝酸电池和/或锂离子电池。
优选地,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非晶硅光伏组件,所述非晶硅光伏组件至少设于所述垃圾分类舱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垃圾存放舱包括生活垃圾舱、建筑垃圾舱和可回收垃圾舱;所述生活垃圾舱、建筑垃圾舱和可收回垃圾舱分别对应设有生活垃圾舱入口、建筑垃圾舱入口和可回收垃圾舱入口;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双玻双面光伏组件,所述双玻双面光伏组件至少设于所述生活垃圾舱的一外侧端上。
优选地,所述生活垃圾舱内还设有光触媒。
优选地,所述光触媒为厚度在0.5-2mm的二氧化钛层。
优选地,所述动力控制舱包括用于放置控制系统的控制舱和用于放置电机的动力舱;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舱包括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第五推杆、第一上下活动门、第二上下活动门和第三上下活动门;所述第一上下活动门、第二上下活动门和第三上下活动门分别对应设置在生活垃圾舱入口、建筑垃圾舱入口、以及可回收垃圾舱入口处;所述第二推杆用于伸展挤压生活垃圾,所述第三推杆用于在第一上下活动门下降时将所述生活垃圾推入所述生活垃圾舱入口;所述第一推杆用于伸展挤压建筑垃圾,所述第五推杆用于在第二上下活动门下降时将所述建筑垃圾推入所述建筑垃圾舱入口;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还用于伸展挤压可回收垃圾,所述第四推杆用于在所述第三上下活动门下降时将所述可回收垃圾推入所述可回收垃圾舱入口。
优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舱上还设有灭蚊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盈科智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盈科智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