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式锚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6241.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全;施连海;高玮;李磊兵;张秋阳;张帆;黄辉建;张昕冉;董清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E21B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液式 锚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工业测井及钻完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液式锚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机械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液压泵和电磁换向阀,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液压泵的输入轴相连接,液压泵通过液压管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接,液压泵与电磁换向阀之间安装溢流阀。本发明实现了无需液压系统持续提供动力,锚定力大,锚定过程稳定可靠,仪器和井壁锚定后,液压系统可以停止工作,由于具有自锁功能,仪器和井壁不会解封,满足大功率、功能复杂的井下仪器配套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工业测井及钻完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液式锚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经常用电缆将仪器下入井内,进行测井、钻孔或取样等作业,施工前首先将仪器固定到井筒上,目前井下仪器普遍用液压支撑臂实现这一功能,但液压支撑臂工作时,需要配套的液压系统持续运行才能使仪器和井筒保持固定,因此在整个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要有一支电路持续为液压系统供电,保证其运行。如果井下仪器需要多电机同时工作或需要较大工作电流时,由于受到电缆缆芯数量限制和电流传输能力限制,难以实现这一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液式锚定装置,该装置实现了无需液压系统持续提供动力,锚定力大,锚定过程稳定可靠,仪器和井壁锚定后,液压系统可以停止工作,由于具有自锁功能,仪器和井壁不会解封,满足大功率、功能复杂的井下仪器配套使用需求。克服了现有液压支撑臂需要液压系统持续提供动力才能工作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液式锚定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机械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液压泵和电磁换向阀,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液压泵的输入轴相连接,液压泵通过液压管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接,液压泵与电磁换向阀之间安装溢流阀;
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中心轴、锥体和卡瓦,中心轴内设有流道A和流道B,中心轴外壁上设有凸台,中心轴外侧套装有锥体,锥体内壁与凸台外壁面之间形成密封且锥体能够沿中心轴上下滑动,锥体上端连接限位环,锥体内壁、限位环、中心轴凸台上部之间形成上液压腔,流道A下端出口与上液压腔相连通,锥体内壁、中心轴凸台下部之间形成下液压腔,流道B下端出口与下液压腔相连通,中心轴下部连接定位接头,定位接头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卡瓦通过销轴安装在该安装槽内且卡瓦能够绕销轴转动,相邻卡瓦之间通过拉簧相连接,卡瓦内壁设计成带有锁紧齿的内锥面,该内锥面与锥体下端带有锁紧齿的外锥面相匹配;
动力单元的电磁换向阀的两个输出口通过液压管分别与中心轴内的流道A和流道B相连通。
电机下端连接骨架,液压泵、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均安装在骨架上。
液压泵、电磁换向阀、中心轴的流道A和流道B与液压管之间均通过液压管接头连接密封。
限位环内壁与中心轴外壁之间通过密封圈Ⅰ密封,中心轴凸台外壁与锥体内壁之间通过密封圈Ⅱ密封,锥体下端内壁与中心轴外壁之间通过密封圈Ⅲ密封。
定位接头通过多个定位螺钉固定在中心轴上。
中心轴底端设计成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无需液压系统持续提供动力,锚定力大,锚定过程稳定可靠,仪器和井壁锚定后,液压系统可以停止工作,由于具有自锁功能,仪器和井壁不会解封,满足大功率、功能复杂的井下仪器配套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动力单元的原理图。
图4为机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准备锚定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