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6410.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李永秀;杨珍英;胡香君;陈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敏;李永秀;杨珍英;胡香君;陈亚超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14;D01F1/10;D01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蚕丝 制备 纤维 功能化碳纳米管 静电纺丝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 溴化锂溶液 丝线 不易形变 卫生制品 保形性 断裂的 后溶解 聚乳酸 蚕丝 溶剂 去胶 溶解 服装 医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关于一种改性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将蚕丝去胶后溶解于溴化锂溶液中,然后与溶解在溶剂中的聚乳酸混合,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和功能化碳纳米管,使用静电纺丝技术纺成丝线后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改性蚕丝纤维,具有不易形变,不易断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保形性,并且不易引发生物的不良反应,适合应用于服装、医疗、卫生制品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材料领域,具体关于一种改性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生产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
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中国、日本、印度、前苏联和朝鲜是主要产丝国,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
CN103572395B 公开了一种增强增韧再生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蚕茧脱胶后溶解,制备再生蚕丝蛋白水溶液;(2)将超声后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丝素蛋白溶液按一定比例共混;(3)随后按一定比例加入金属氧化物水溶胶;(4)加入CaCl2溶液,调节溶液钙离子摩尔浓度为0.15~0.3mol/L,然后继续浓缩;(5)将浓缩后的溶液作为纺丝液在室温下进行干法纺丝(6)利用乙醇-水的溶液对复合纤维进行后处理。
CN103431555A 公开了一种绝缘蚕丝纤维面料,所述的绝缘蚕丝纤维面料是由蚕丝纤维,石棉纤维和莫代尔纤维组合而成,所述的蚕丝纤维占所述的一种绝缘蚕丝纤维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23%-37%,所述的石棉纤维占所述的一种绝缘蚕丝纤维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2%-40%,所述的莫代尔纤维占所述的一种绝缘蚕丝纤维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1%-37%。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得面料具有绝缘效果,而且对人体好,手感爽滑、细腻、悬垂性好。
蚕丝纤维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传统的蚕丝纤维和现有的改性蚕丝纤维具有易断裂,易形变的缺点,造成了对于蚕丝纤维应用范围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
一种改性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技术方案如下:
按照质量份数,将10-15份的蚕茧剥开后去除蝉蛹,放入到反应釜中,加入50-60份的0.5-1.0wt%碳酸钠溶液,加热煮沸30-40min后过滤,将蚕丝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后烘干;然后将处理后的蚕丝溶解于100-110份的溴化锂溶液中,然后离心,取上层清液,浓缩至25-30wt%;另取20-30份的聚乳酸,0.1-0.5份的异丁酸麦芽酚酯,0.01-0.05份的(Z,Z)-1,1,3,3-四甲基-1,3-双[(9-十八烯酰基)氧基]-二锡烷,0.1-0.5份的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谷氨酰胺,0.001-0.005份的2,4,5-三(1,4-二甲基戊基-对苯二胺)-1,3,5-三嗪,50-60份的六氟异丙醇;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30-60min,,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0.5-1.5份的纳米二氧化钛和0.8-1.6份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快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将体系浓缩至45-50wt%,然后采用干法纺丝技术将材料纺成丝线,然后在75-85wt%的乙醇溶液中预结晶150-200s,拉伸至1.5-3.0倍后继续浸泡120-180min后取出,干燥后即可得到一种改性蚕丝纤维。
所述的功能化碳纳米管按以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敏;李永秀;杨珍英;胡香君;陈亚超,未经徐敏;李永秀;杨珍英;胡香君;陈亚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