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专用捕捞网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6627.4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原居林;刘梅;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A01K63/04;A01K6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吕彩霞 |
地址: | 313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循环 流水 养殖 专用 捕捞 网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专用捕捞网具,属于捕捞网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捕捞网具包括固设于养殖池进水端的推水机,推水机推水输出方向设有前端拦鱼网,前端拦鱼网后方设有钢架,钢架沿养殖池各边构建且可滑移,钢架后端连接网囊,网囊后端对应连接浮箱,浮箱后方设有与养殖池固定的后端拦鱼网,后端拦鱼网后方养殖池底部挖掘一吸污池,吸污池为条状矩形凹槽。本发明的捕捞网具捕捞操作方便,捕捞效率高,可优化养殖水质,可有效提高水体循环利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捕捞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专用捕捞网具。
背景技术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模式)模式2012年从美国引进,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对养殖池塘进行工程化改造,建立养殖集中区(流水槽)和水质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虾、贝类或种植水生植物)两大功能区域,利用推水、曝气设备和吸污装置使池塘养殖水体流动且饲料残饵和粪便大量集中清除,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由于其清洁生产理念契合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得到了各地政府重视和支持。IPA养殖模式除了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外,其同时具备养殖管理方面、可随时捕捞等优点。但目前尚未见配套的鱼类捕捞网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模式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捞操作方便,捕捞效率高,可优化养殖水质,提高水体循环利用效果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专用捕捞网具。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专用捕捞网具,包括固设于养殖池进水端的推水机,推水机推水输出方向设有前端拦鱼网,前端拦鱼网后方设有钢架,钢架沿养殖池各边构建且可滑移,钢架后端连接网囊,网囊后端对应连接浮箱,浮箱后方设有与养殖池固定的后端拦鱼网,后端拦鱼网后方养殖池底部挖掘一吸污池,吸污池为条状矩形凹槽。
本发明采用机器替人的概念对IPA模式下养殖的鱼类进行捕捞工作,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捕捞效率高,在捕捞过程中不会造成水体中的沉积物二次悬浮,通过钢架带动网囊对鱼类的捕捞一则可实现全部捕捞,二则在钢架带动网囊在池中移动的过程中可提高推水机所产生的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效果实现水质中的含氧量提高利于水体循环利用,避免水中含氧溢出导致能源浪费,三则通过可移动的网囊在池中随捕鱼量的变化来移动其位置起到预示鱼类捕获量的作用同时对鱼类进入浮箱起到引导及缓冲作用避免鱼类机械损伤,本发明还通过设计吸污池避免推水机推动的水流流经吸污池使吸污池内收集的颗粒物产生二次悬浮作用,本发明的设计的捕捞网具在捕捞过程中可做到对鱼体的机械损伤最小,以此来提高运输成活率,确保养殖效益。
为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钢架、网囊、浮箱设于前后端拦鱼网之间,用于通过钢架的移动来控制网囊和浮箱在前后端拦鱼网之间的位置移动关系。
为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钢架各折弯段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连接有牵引绳,该牵引绳穿过前端拦鱼网与推水机连接。利用牵引绳保持钢架始终处于前端拦鱼网一定距离范围之内,通过观测网囊移动距离来起到预示鱼类捕获量的作用。
为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钢架与前端拦鱼网距离范围为h,h长度小于设于池塘底部钢架的长度。钢架带动网囊在池中移动,具体的控制h的移动范围以实现网囊短距离与推水机推动的水流相互作用提高推水机所产生的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效果,以防水流流动过长后氧气大量溢出,避免水中含氧溢出导致能源浪费,还可观测网囊在池中随捕鱼量的变化来移动h的距离起到预示鱼类捕获量的作用。
为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吸污池的条状矩形凹槽的槽宽与槽深比为4.5-5:1。本发明通过计算将吸污池的凹槽宽与深比值控制在4.5-5:1其目的是避免推水机1推动的水流流经吸污池使吸污池内收集的颗粒物产生二次悬浮作用,具体的水体在流经吸污池时由于槽宽深比为4.5-5:1,水体流线可保持较平稳状态不会向凹槽内产生弯曲实现水流剪切应力难以作用于沉积的颗粒物上使其再悬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