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接地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识别与隔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303.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甘战;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王家鸣 |
地址: | 655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电压检测 单相接地故障 电力系统 功能动作 不接地 相电压 隔离 控制保护装置 隔离刀闸 合闸位置 接地故障 线路开关 闭锁 延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接地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识别与隔离方法,具体体现为在相应控制保护装置中增加低电压检测功能,具体包括:线路开关、隔离刀闸在合闸位置;通过选取10kV线路相电压有效值倍的最小值与电压定值相比较,若前者小于后者,判断出现接地故障,经过设定延时,低电压检测功能动作跳开开关;通过选取10kV线路相电压有效值倍的最大值与电压定值相比较,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将低电压检测功能闭锁,避免了短时异常引起功能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故障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接地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识别与隔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国范围内运行的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越来越多,直流输电工程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其运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阀冷系统等辅助设施是影响换流站运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对站用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换流站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站内用水需要从较远的水源通过多级水泵房抽至站内水池进行储存,这就需要从站内引出馈线供给泵房。至站外泵房馈线的长度较长,运行条件也十分恶劣,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大。目前,一些换流站的站用电控制系统中备自投逻辑是直接使用相电压作为判据,而10kV站用电系统往往是不接地系统,当至站外的馈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配置的线路过流保护不会动作切除故障,这将引起所联的站内10kV母线电压降低,导致备自投动作反复动作,并最终造成10kV母线进线开关、分段开关同时断开的母线失压现象。这对换流站阀冷系统等重要负荷的运行造成了极大威胁,严重时可能引起直流停运,后果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接地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识别与隔离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不接地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识别与隔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10kV线路相电压,并计算其有效值的倍;
(2)取三相线路相电压有效值的倍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记为U_MIN、U_MAX;
(3)取电压定值U_SET,该定值可根据实际需要的配合关系设定;
(4)将U_MIN与U_SET进行比较,当U_MIN<U_SET时,则判断线路有单相接地故障;
(5)将U_MAX与U_SET进行比较,当U_MAX<U_SET时,则判断低电压检测功能被闭锁;
(6)获取线路间隔开关的“合闸位置”信号、线路间隔刀闸的“合闸位置”信号;
(7)低电压检测功能动作:当(4)中U_MIN<U_SET、(5)中U_MAX<U_SET以及(6)中“合闸位置”获取到线路间隔开关的“合闸位置”信号与线路间隔刀闸的“合闸位置”信号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经过时间T的延时,低电压检测功能动作;
(8)低电压检测功能动作后果:断开被检测间隔开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不接地电力系统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低电压检测功能动作切除故障;步骤(4)中,判断出现接地故障,经过设定延时,低电压检测功能动作跳开开关;步骤(5)中当U_MAX<U_SET时将低电压检测功能闭锁,可以避免短时异常引起误动。对不接地系统,当正常运行过程中检测到线路某相电压降低且低于设定值,其他两相电压升高且高于设定值时,判断该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经过设定延时跳开线路开关,隔离故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实现不接地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识别与隔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低电压检测功能的逻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