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BT粳型不育系繁种产量和纯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427.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婧一;姜丽杰;薄钧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2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bt 不育 系繁种 产量 纯度 方法 | ||
一种提高BT粳型不育系隆17A繁种产量和纯度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不育系隆17A的生长发育特性,提出的一个系统的繁殖计划,可以充分发挥亲本的产量潜力,提高繁种产量,保证种子纯度,彻底改变了现有的隆17A繁种技术。该发明对成对测交、鉴定混收、隔离条件、播种日期、整地播种、秧田管理、移栽技术、本田管理、920喷施、人工赶粉、除杂保纯、收获入库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更加强调整个过程的系统性,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实现增产20~30%的目标,保证了种子纯度在9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技术是杂交粳稻制种技术,属于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隆17A的种子生产是模仿现有成熟组合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参数,即套用现有组合繁种的播种日期、父母本行比、花期调节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等,所采用的技术参数完全没有针对性。这种方法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充分发掘制种亲本的生产潜力,通常的产量水平仅为 80Kg/亩,纯度在99.6%。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型、系统化”的制种技术,在对隆17A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精确的技术指标,并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量化,使制种产量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增产20~30%,纯度提高到99.9%以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柱头外露率高,性状稳定性好的粳型不育系隆17A的亲本特征特性,成对交后进行鉴定混收,加快繁殖速度,充分利用920调价亲本的花位和花时,提供种子繁殖产量和纯度。
该发明的技术关键是对每一个步骤的精确量化,从成对测交、鉴定混收、隔离条件、播种日期、整地播种、秧田管理、移栽技术、本田管理、920喷施、人工赶粉、除杂保纯、收获入库等方面进行控制,以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隆17A种子,其具体控制要点及技术指标如下:
1、不育系与保持系成对交:选择性状相似、均匀一致的不育系与保持系各100个单株,进行套袋繁殖,成熟后收取各成对交的单株不育系和保持系种子;
2、海南鉴定:将100对成对交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种子进行单系种植鉴定,通过镜检鉴定,败育率达到99.9%以上的不育系种子视为合格种子,将合格的保持系种子进行混收。
3、繁殖隔离:制种要求周围500米范围内无其它水稻品种种植。
4、播种日期:母本单期播种时间5月20日;父本分两期播,一期父本5月20日,二期父本5月26日播,两期父本相差6天。
5、整地播种:
A.晒种、浸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浸种时用浸种灵浸种6-8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再浸种两天后催芽至露白为佳。
B.苗床要选择排灌方便、土质好、保水的田块,整理成宽1.5米左右的苗床,床面要求平整、土细均匀,床之间要留30cm宽的沟,以便管理。
C.严格控制播种量。
6、秧田管理:
A.采用水育秧管理,应严格把关,要求不断水、不深淹。
B.肥料上采取多次施肥,底肥10-15kg复合肥,追肥以尿素为主。
C.关注病虫害,虫害主要是稻飞虱和稻蓟马,病害主要防治立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
D.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带蘖壮秧,对播种过密,长势较弱达到秧龄的秧苗要及早插秧,促进扎根缓苗。
7、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A.适时移栽,父本插期6月20号-6月22号,一期父本秧龄30天,二期父本秧龄23-25天;母本秧龄30天。
B.栽插行比确定为父母本行比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