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7465.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程清波;蔡云;王明哲;方凯;张秋亮;冯云梅;姚剑;吕晓军;张春家;王小书;强万福;刘家涛;罗正旺;李志跃;孙海洋;魏爱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46;F24F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舒适 空调 节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基于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旅客舒适度、节能降耗,充分考虑多项运营环境因素,结合季节、温度、客流密度、CO2浓度等策略因子,计算旅客舒适度适用于客运站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在保证为旅客提供舒适乘降候车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空调系统总用电量,实现空调的节能运行与智能控制,达到节能降耗、减员增效、提升车站智能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始终是建筑或者公共场所必不可少的设施。无论是大型商场,地铁站还是写字楼,都需要中央空调控制人体舒适的环境温度以及湿度。中央空调的设置已经必不可少,但是中央空调也常常是重要的耗能设施,其耗电量往往在整个建筑或者公共场所中占到可观的比重。随着铁路车站规模、运输工作量和运输服务质量大幅度的提升,用能设备随之剧增,这必然造成客运站很大的能耗,给车站带来更大的压力,而空调的能耗在各项用能设备中占比最大。
然而,传统的中央空调控制方式非常粗放,控制简单而且规则死板。例如,常常会遭遇空调过冷,或者过热的情况。实质上是中央空调难以对环境的变化等做出有效及时的调整。空调开得过于冷,不仅会造成人体的不舒适,也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环境本身具有复杂性,比如外界温度和湿度的跨度可能很大,不同商场或者公共场所的热辐射量级差别很大,不同的中央空调功率的不同。这些都使得一个简单高效的控制系统难以用固定的程序语言来描述。
同时,环境具有可变性,突然的人流量的增加,以及外界温度的突然变化等情况都会要求中央空调能够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维持最舒适和高效的运行状态。然而,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编写固定的程序非常困难。目前,铁路客运站的空调主要分布在人员密度大、人流量及其变化较大的候车室,而人流量的多少又会改变室内温度和新风需求量,这对空调系统能耗影响会很大。通过计算比较,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的温度和空气调节量标准设计值比实测的值都高,一般夏季在设计温度以下,冬季在设计温度以上,这样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未经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