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7494.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东;王凯;谢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38 | 分类号: | C08G18/38;C08G18/75;C08K5/3475;C08K5/521;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陈悦军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硫氨酯 树脂 组合 及其 光学材料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聚硫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利用该组合物来制备光学材料用的聚硫氨酯树脂,可以有效减少光学不均匀或表面“发雾”等不良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脂肪族异氰酸酯加合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和硫醇类化合物;其中,所述加合物为脂肪族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的加合物,且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选自含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脂肪族异氰酸酯,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羟基官能团数≥3的聚氧化乙烯多元醇和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加合物的粘度为200‑2400mpa.s(25℃);所述加合物中含有的游离异氰酸酯的含量≤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的组合物及其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硫氨酯树脂愈加广泛用作诸如塑料透镜、棱镜等用途中,其在光学、机械及加工方面等相对于传统材料(如烯丙基二甘醇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碳酸酯等)表现出明显性能均衡。
聚硫氨酯树脂是通过聚合至少包含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硫醇类化合物的组合物而获得。该树脂固化成型的基本反应包含在聚合催化剂作用下的链增长反应和交联反应。
随着消费层面的升级,市场对于塑料透镜制品提出更高要求,如更优异的安全性和严苛环境条件下(如高温、高湿等)的耐用性,其对应的聚硫氨酯树脂材料性能,为较高的耐热或抗冲击性,或者二者更加均衡。
在现有技术体系下,单纯提高耐热或抗冲击性,或调配二者使其更均衡,常用手段之一是对于异氰酸酯组分或硫醇组分的复配,即有目的的并用一种异氰酸酯或硫醇,使其得到的聚硫氨酯树脂获得期望的物性。
异氰酸酯组分或硫醇组分的复配,虽然可以获得期望的物性,但也会使固化成型过程中的反应更加复杂,已公开的解决方案为先反应成预聚物。
如专利文献CN100516930C中的技术方案,形成预聚物的反应是在摩尔比(NCO/OH)2.0-4.0范围内,作为形成预聚物的多元醇混合物的必要组分为平均分子量(MW)为500-1500的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并且聚醚多元醇基本限定为聚四甲撑醚乙二醇等。
作为树脂改性成分的预聚物,虽然添加量不占组合物的主要,但其自身的反应性、粘度等特征会对主要作为光学镜片用的树脂加工成型有重要影响。若改性组分的反应性与主体组分(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和硫醇类化合物)相比较强或较弱,往往会使得光学制品出现光学不均匀现象,如“条纹”,或者表面“发雾”现象;另外,改性组分的加入还可能与现有技术下的生产工艺不匹配,带来制品不良率增加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组合物,该聚硫氨酯树脂组合物特别适用于在光学材料产业中应用,利用该组合物来制备光学材料用的聚硫氨酯树脂,可以有效减少光学不均匀(如“条纹”等)或表面“发雾”等不良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光学材料产品(例如透镜)的合格率。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脂肪族异氰酸酯加合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和硫醇类化合物;其中,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加合物为脂肪族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的加合物,且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选自含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脂肪族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羟基官能团数≥3的聚氧化乙烯多元醇和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加合物的粘度为200-2400mpa.s(25℃),优选400-1800mpa.s(25℃);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加合物中含有的游离异氰酸酯的质量含量≤3.0%,优选≤1.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选自羟基官能团数≥3的聚氧化乙烯多元醇和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所述羟基官能团数为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