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580.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蕾;黄武建;卜文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B01J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35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轮 成型端 转鼓造粒机 成型腔室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加湿处理 成型部 内壁 成型 造粒成型 中空结构 成型腔 室内部 侧壁 延伸 | ||
1.一种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包括机体,机体之上设置有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其中,所述第一辊轮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轮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辊轮之中设置有采用中空结构的成型腔室,所述第一辊轮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室内部;所述第一辊轮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成型端齿,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成型端齿,所述多个第一成型端齿与所述多个第二成型端齿彼此相对;
所述第一成型端齿包括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辊轮之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的第一成型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采用橡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流腔室,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外挤压端体,所述第一气流腔室的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内挤压端体,所述多个第一外挤压端体与所述多个第一内挤压端体彼此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外挤压端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内挤压端体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进行延伸;所述第一气流腔室之中设置有导通至所述第一成型部的侧壁之上的第一导流管道;
所述第二成型端齿包括有连接至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之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上的第二成型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采用橡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流腔室,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外挤压端体,所述第二气流腔室的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内挤压端体,所述多个第二外挤压端体与所述多个第二内挤压端体彼此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外挤压端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内挤压端体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进行延伸;所述第二气流腔室之中设置有导通至所述第二成型部的侧壁之上的第二导流管道;
所述第一辊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流夹层,所述第一储流夹层通过进气阀导通至所述第一辊轮外部,且所述第一储流夹层内部填充有高温蒸汽,所述第一气流腔室与所述第一储流夹层相互导通;所述第二辊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储流夹层,所述第二储流夹层通过进气阀导通至所述第二辊轮外部,且所述第二储流夹层内部填充有高温蒸汽,所述第二气流腔室与所述第二储流夹层相互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流夹套的宽度在所述第一辊轮的轴向方向上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储流夹套的宽度在所述第二辊轮的轴向方向上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挤压端体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端部的第一挤压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采用球形结构,所述第一挤压部分采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外部弯曲的弧形结构;
所述第二外挤压端体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上的第二连接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端部的第二挤压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采用球形结构,所述第二挤压部分采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外部弯曲的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5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改善成型效率的转鼓造粒机
- 下一篇:可避免结料的转鼓造粒机